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关税下降,对明年本市家电市场的影响是喜是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B.西江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堤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C.现代医学一再证明,一个人的精力不管如何旺盛,如果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他的循环系统功能就会跟着退化。
D.作为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和民主参与的制度化平台,全国两会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陈与义这首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都表现了北宋灭亡,逃亡江南的人生经历,请比较鉴赏两首词在抒写沦亡之苦时手法的不同。(200字左右)(10分)
4、语言运用题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小题。(5分)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小题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2分)
小题2: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诗人艾青从小被寄养在大堰河家,他是喝着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自从离家以后,他无时无刻没有不在思念着自己的乳母。
B.刘和珍作为北京女师大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时刻毅然挺身而出,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的爱国斗争中,代表了旧中国大学生和新女性的光辉形象。
C.“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意”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是指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D.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不幸遇难,飞机因触山着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