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9-25 15:18: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分析鉴赏,不符合《阿房宫赋》文意的一项是
[? ]
A.本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
B.第1段运用比喻、夸张、衬托的手法和虚实结合的写法,通过写阿房宫耗材之多、占地之广、规模之大,突出了阿房宫的恢弘气势。
C.第2段从两个方面进行铺陈:一是由人的被践踏写到物品的被践踏,一是写尽豪华奢侈和荒淫骄横。这些描写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的特点。
D.第3段写秦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农民起义,推翻其统治;第4段意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覆辙,这两段议论由古及今,卒章显志。



2、其他题  

填写下列毛泽东诗词名句。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
(4)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梧桐更兼细雨,____________,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小题1:今年欢笑复明年,?。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颜渊喟然叹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小题4:宁赴湘流,?。安能以皓皓之白,??(《楚辞》)
小题5:?。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