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冯 至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 ]
A.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理,司空见惯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被认识了的事物。
B.作者通过生活化的诗歌情境启示人们:轻车熟路固然不会迷途,但要有新的发现,就必须走出生活的惯性。
C.作者通过“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表达了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这一深刻主题。
D.这首诗写的是日常小事,却揭示了生活中熟悉与陌生的辩证关系。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作者将浓浓的离情别意完全融入到诗境之中,具体分析一下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离情别意的?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4)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6)_______▲_______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9)?▲?,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10)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司马迁《廉蔺列传》)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6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该诗题为“听筝”,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3分)
答:
【小题2】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3分)
答: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小题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给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