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9-25 15:21: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
(1)杜丽娘是明代戏剧家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中的形象。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旅夜抒怀》是杜甫离开成都后乘舟顺江东流时写的,抒发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情怀,其中描绘出意境雄浑开阔的夜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认为古人观察事物有收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汤显祖 牡丹亭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_____________,自用则小。(《尚书》)
(6)_____________,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参考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2)草色入帘青
(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4)箫鼓追随春社近
(5)好问则裕
(6)度尽劫波兄弟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__________。(《周易》)
   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1)君子以厚德载物 蓬门今始为君开
(2)似曾相识燕归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
(3)?弊在赂秦 池鱼思故渊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①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②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
[注]①错:通“措”,放置 ;②枉:不正直、邪恶。③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                                                                              


参考答案:(1)两个选段都主张要选贤任能。(2分)(2)孔子认为能否任用正直的人才帮助治理国家关乎民心向背,侧重选拔贤才的重要性。孟子则侧重如何选拔人才,认为选拔人才应谨慎、尊卑有序,应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且经仔细考察。(4分,各2分)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要求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是一首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根据句子的平仄及押韵填入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我居北海君南海,_______________。
(2)桃李春风一杯酒,_______________。
(3)持家但有四立壁,_______________。
(4)想得读书头已白,_______________。
①江湖夜雨十年灯
②隔溪猿哭瘴溪藤
③寄雁传书谢不能
④治病不蕲三折肱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