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5 15:27: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更是大智慧的象征、强者显示自信的表现。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
战国时,楚王宴请臣下。灯忽灭,一醉酒的将军拉扯楚王妃子的衣服,妃子扯下了将军的帽缨,要求楚王追查。楚王为保住将军的面子,下令所有的人一律在黑暗中扯掉自己的帽缨,然后才重新点灯,继续宴会。后来,这位被宽容了的将军以超常的勇武为楚国征战沙场。可见,学会宽容,就要学会原谅一个人小的过失,给人以悔改的机会。
宽容是一种大度、是高尚情操的表现。宽容之中蕴含着一份做人的谦虚和真诚,蕴含着一种对他人的容纳与尊重。学会宽容,心灵上就会获得宁静和安详。学会宽容,就能心胸开阔的生活。很多时候,宽容会给人带来一种良好的人生感觉,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温暖,生活中就会少些怨气和烦恼,就能感觉到生活中“快乐”的丰富,而不是缺少。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美德。“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宽容的最高境界。事实上这一美德做得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放弃这种追求,因为忘却别人的过失,以宽容的心态对人、以宽阔胸怀回报社会,是一种利人利已、有益社会的良循环。屠格涅夫曾说:“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所以,当你宽容了别人,在自己有过失或错误的时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宽容。
学会宽容,就学会一种有益的做人责任、就学会一种良好的做人方法。生活中宽容的力量巨大。因为批评会让人不服,谩骂会让人厌恶,羞辱会让人恼火,威胁会让人愤怒。唯有宽容让人无法躲避,无法退却,无法阻挡,无法反抗。蔺相如对廉颇傲慢无礼的宽容忍让,最终感化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千古美谈将相和,使赵国虽小而无人敢犯;周总理以其容纳天地的博大胸怀,在外交上奉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方针,造就了他伟大人格,树立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同样,邻里间团结和睦需要宽容,夫妻间白头偕老离不开宽容,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处处离不开宽容。假如没有了宽容,则国与国之间会兵戎相见,人与人之间会拳脚相加,社会将因此变得黯然。
有些人自诩为洞明世事、人情达练,却在名誉、地位面前斤斤计较,狭隘自私;有些人对别人的习惯、见解不能容纳,这并不意味着维护真理,只能叫心胸狭窄;有些人对他人的行为口头上激愤汹汹,行为上却不做出任何努力,这只能叫虚伪。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审自己,以宽容的心情把握生活,用宽容的心情回报社会。
当然,学会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学会宽容,就会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丽。就让我们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让原本平淡、烦燥、激愤的生活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曼德拉博大的胸怀与宽容精神给世界带来了震撼,也给我们带来了人生的启示,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悲痛和怨恨是牢狱。要从思想上解放自己。放开纠结的过往,踏步向前。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1.要学会宽容? 2.忘掉悲痛和怨恨,勇往直前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在匆忙前行的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驻足回望,回望那曾经让自己欢笑过、痛苦过,并且难以忘怀的经历。你是不是时常有内心冲动,要追忆似水流年,记下那些铭刻于心的人和事?
  请结合你的经历,把触动你内心的一件事记下来。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写成诗歌。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放”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组成很多词。
①“放手”这是一种管理方法,作为领导,不必事必躬亲;松开手,把处理权“放”给手下,反而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②“放眼”这是一种观察方法,“风物长宜放眼量”可以少一些牢骚;放眼远观,可免做井底之蛙;放眼风景,可舒目怡情。
③“放飞”这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家长老师,无须将孩子囿于狭小的天地里,而应大胆地“放飞”,让孩子锻炼出强健的翅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从“放”的三个义项来看,写作有三个基本方向:
一、管理要有艺术,给别人留下潜能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别人的积极性。
二、看待事物目光要长远,不能鼠目寸光。
三、教育要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孩子成长的藩篱。
可以选择这三个义项中的一个切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自己储备的各种素材,构思行文。但文体必须是议论文或记叙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造物主是公平的,它让你失去什么的时候,也会让你得到些什么。同是屈遭贬谪,政治上失意,柳宗元留下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永州八记》,苏轼留下了清丽俊逸的《赤壁赋》,欧阳修留下了刚健婉转的《醉翁亭记》……请以“得和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要求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作,自然要写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读题目材料,它说的是历史上的名人,都是在失去什么的时候得到了某些补偿。也就是说,它告诉人们看待事物不能只注意不利的一面,而应该看得开一些,远一些,因为在有所失的时候往往会有所得。但是这个话题与“成功与失败”话题是不是一样呢?它们的差别又在哪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得与失”的关系是平行的,有“失”的时候往往就有“得”,在“得”的时候,也常常有所“失”。而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是“纵”的关系,失败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往往会在以后取得成功;而成功之后如果恣意妄为,接着常常遭到失败。明白这一点,文章就不难写下去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先把下列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样的?
要求:?1、在“一样的”前面填上喻体,后面填上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高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2、1000字左右,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还用比喻性命题的形式体现规定性,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本题的类型具有创新,值得关注。本题无论选择哪个命题,这比喻性命题的形式本身就隐含着抒情性,无论是记叙、议论、说明,都要兼顾抒情性这一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标点符号的..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