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5 15:32: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文学常识填空(7分)
(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曾巩。
(2)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报任安书》)
(3)       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4)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        、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5)盛唐诗坛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等人为代表的        ,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句。
(1)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其他题  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小题1: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2: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小题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
小题5:行道迟迟,?。(《诗经·小雅·采薇》)
小题6:?,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小题7:?,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辞》)
小题8:黄发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



4、其他题  补写空缺部分。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旁宫赋》)



5、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弗罗洛与甘果瓦商量怎样使爱斯梅拉达逃过司法机构把她绞死的命运。为了报答之前爱斯梅拉达救命之恩,甘果瓦主动要求跟爱斯梅拉达交换身份代替她绞死,还想出一个计划,即叫“奇迹王国”的乞丐们到教堂进行突袭。(《巴黎圣母院》)
B.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荣宁两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凤姐却治理得有条有理,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赞誉。(《红楼梦》)
C.副主教借助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从圣母院里骗出来,把她拉到广场上,指着绞刑架,冷冷地对她说:“在我和它之间抉择吧。”她挣脱他的手,一下子扑倒在绞刑架下,说绞刑架让她厌恶的程度还远不如他。(《巴黎圣母院》)
D.贾琏借凤姐照顾生病的女儿之际,与府中浪荡媳妇“多姑娘儿”厮混在一起。平儿为其收拾铺盖时,从枕套中抖出一缕青丝,恰逢凤姐进屋,问及此事,平儿当场就揭发了贾琏,致使两人发生争吵。(《红楼梦》)
E.伽西莫多发现小室里的埃及姑娘不见了,他在教堂上下到处寻找,恰在此刻,御前弓手进入圣母院搜捕埃及姑娘。伽西莫多给他们带路,可怜的聋子,还以为埃及姑娘的敌人是流浪汉。(《巴黎圣母院》)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