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9-25 15:41: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桑(shèn)
死(hé)
岌可危(jí)
未干(chòu)
B.吐(bǔ)
(chuán)
由自取(jiù)
义愤填(yīng)
C.自(yì)
然(qiū)
极泰来(fǒu)
兴夜寐(sù)
D.业(sì)
(zhǔ)
沧海一(lì)
蓊郁郁(wěng)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讲述一件事,希望人了解;阐述一道理,希望人明白;提出一请求,希望人应允,实际总是有目的的。
B.有报告称:一个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算上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可以说,抚养子女的经济总成本是惊人的。
C.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中,跟古代‘之’字大致相当的‘的’字,被认为是介词(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1956年版)”是不恰当的(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宋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的一段,那时就知道月球比大地寒冷,真是件了不起的事。



3、单选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w.w.w.k.s.5 u.c.o.m
A、 酒馔(zhuàn) 迤逦(lì)    傩(nuó)送   或棹(zhào)孤舟
B、 拮据(jù)    连累(lěi) 庇佑(bì)  并行不悖(bèi)
C  流憩(qì)     央浼(měi)  憎恶(zēng) 锣鼓喧阗(tián)
D、 潦水(lǎo)   睢(suí)园   俨然(yǎn)   载欣载奔(zǎi)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地区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西部地区水能蕴藏总量和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别约占全国的82.5%和77%,煤炭保存储量约占36%,天然气约占53%,汞约占86%,钾盐约占99%……
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不利的因素。
选用“……使……,……却成为……”句式,提炼出西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将上面一段文字压缩在60个字以内。(4分)
                                                                                   
                                                                                  
                                                                  & #160;          



5、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诗句) ”的奇效。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