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9-25 15:43: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给“石墨烯”拟写一条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5个字。(5分)
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其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


参考答案: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能单独存在的、高透明度、已知电阻率最小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5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下定义”的方法和句式。下定义要求给出概念的本质内涵,采用的句式一般为“×××是×××”的单句形式,不能采用否定句。在题目所给语段中,第一、二句都不是重要信息,下定义可采用语段中“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一句为基本句型,然后将“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可以单独存在”“几乎是完全透明的”“电阻率极低”等内容加进句中。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A却之不恭燃眉之急饶有兴趣惹人注目
B惹是生非热火朝天热情洋溢仁人志士
C仁至义尽人才济济人财两空人杰地灵
D 人困马乏勾通南北)人满为患人声鼎沸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勾通南北(沟)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三处错误,并加以改正。(3分)
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在德国首都柏林,商场里摆放着印有中国文字和龙的图案的贺年卡,德国人对这样的贺卡趋之若骛。英国首相布莱尔向华人拱手拜年的照片遍布各大报纸头版。走在巴黎繁华的商业街区,百货公司屋顶倒挂的巨大“福”字,沿街橱窗中展览的“中国红”系列图片,让人无时无刻地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着。中国春节文化,是一种家的文化,一种团圆的文化,一种和谐的文化。这是春节之所以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的魅力所在。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参考答案:“趋之若骛”改为“爱不释手”,“无时无刻地被”改为“无时无刻不被”,“魅力所在”改为“原因”。


本题解析:考查对某一类型病句的辨识和综合考查识别某几类型病句,要准确地识别病句,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病句类型,并能准确找出病句,要学会使用修改符号来进行语段中病句的修改。具体表现在:“趋之若骛”含贬意,故应改。“无时无刻”需与“无”相连以表达时时刻刻。“魅力所在”语意不明。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国家语委推出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旨在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在全国诵读大赛总决赛上,有人为庆祝这一盛会写了一副对联:
雅言传承文明五千年文化滋润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对话先贤论说古今普通话沟通你我心灵世界
经典浸润人生十三经精华涵养横平竖直铁画银勾书写和谐弘扬正气规范字凝聚华夏气魄精神
(1)提取、组合材料中的对联,写一副新的对联。要求:体现说、写基本标准与诵读活动的意义。(2分)
新对联:?
(2)根据材料内容,给材料中的对联加横批。(1分)


参考答案:横批:?(1)参考答案: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对话先贤论说古今,横平竖直铁画银勾书写和谐弘扬正气。
(2)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或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顺序不能颠倒)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每处均不超过15个字。

原 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上岗率。
A.
 
 
 
 
 
 
 
 
 
 
 
 
 
 
 
B.
 
 
 
 
 
 
 
 
 
 
 
 
 
 
 
C.
 
 
 
 
 
 
 
 
 
 
 
 
 
 
 
 


参考答案: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2分。内容,1分;连贯,1分。]
【补充细则】
①A处和B处答案,顺序可以颠倒;
②A处和B处答案,“内容”必须是表格中相应的列标题内容;
③A处和B处答案,“程度”,即用准确的修饰语体现表格数据的变化特征,如“大幅增加(减少)”、“大大增加(上升、减少、下降)”、“剧增(减)”,考生答案只答出“增加”“减少”“变化”等词,无明显体现数据变化程度的修饰语,不给分。
④C处,“内容”必须紧扣“课程培训”或直接答具体课程内容(“照顾老人”课程)
⑤C处,“连贯”,强调考生答案内容与语境(建议)要吻合,且表述准确不存在明显语病。
【评分示例】
A处:
2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的需求急剧下降
②料理家务的需求大规模减少
③料理家务的需求明显减少
④料理家务的需求锐减
1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的比例下降(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②料理家务的需求减少(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③料理家务的需求逐渐减少(“逐渐”一词表述不准确)
④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副减少(关键词写错,应为“大幅”)
⑤料理家务的需求减少一半(出现数字,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料理家务的要求明显下降(“要求”一词使用不准确)
0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而聘家政服务的人减少(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②目前料理家务的需求较大(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B处:
2分示例:
①照顾老人的需求急剧上升
②照顾老人的需求大规模上升
③照顾老人的需求明显增加
④照顾老人的需求激增
1分示例:
①将来照顾老人的需求将增加(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②照顾老人的比例增加(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③照顾老人的需求上升(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④照顾老人的需求逐渐增加(“逐渐”一词表述不准确)
⑤照顾老人的需求增加一倍(出现数字,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照顾老人的要求明显增多(“要求”一词使用不准确)
0分示例:
①而照顾老人的人员将占一半(内容表述完全错误且出现数字)
②因照顾老人而请家政的人数上升(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C处:
2分示例:
①增加照顾老人的课程培训
②教家政人员更多适应市场的技能
③根据需求变化 优化培训课程
1分示例:
①开展“照顾老人”培训课程(扣分点:“开展…课程”,有语病)
②多方面培训家政人员,以满足需求(“多方面”不准确,针对性不够强)
③全方位培训家政人员(“全方位”表述不严谨,针对性不强)
0分示例:
①提高家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②加大宣传力度(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③加紧审批有证人员,安排就业(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④增加家政服务的职位数量(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⑤增加对料理家务人士的培训(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⑥多培训护理及料理的家政人员(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⑦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⑧增加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数量(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