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仿造一个句子。
有的拓荒者是顽强的实干家。他将薄田变成沃土,将沙漠变为绿洲。
有的拓荒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初夏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以“初夏的时令特征”为题,从三个方面介绍描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范文示例:初夏,还能看到春天的背影,而街上已被五色的彩裙所点缀,青春的女孩,活泼的短裙,像一首轻快的舞曲;端庄的少妇,飘逸的长裙使城市多了一道温柔的风景。初夏,也是个多雨的季节。所谓“江南烟雨”历来为诗人画家所钟情。氤氲在烟雨中的青山、绿水、寺庙、古镇就有一派诗情画意。不过,这时节的主妇们却毫无欣赏烟雨的雅兴,他们只盼有个风和日丽的晒洗日。初夏,时令水果成了集市的亮点。绿油油的西瓜、黄澄澄的枇杷,红彤彤的李都争先恐后的从各地赶来了,光是它们艳丽光亮的色泽就足以让人垂涎,让人心动。
本题解析:评分要求:主要表达方式不正确8分以下;时令特征少一个方面扣4分;比喻、拟人修辞各4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并指出其余错误在哪里
A.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B.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不妥协的精神,亮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旗帜。
C.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不久放映了“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一批优秀影片,听说不久后还要放映一批。
D.这段写的是杨志替北京大名府(现在河北省大名县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句号位置应在引号外。B.“科学”和“民主”应分别加引号。C.引号改书名号。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比起老版,少了许多抒情意味的特写,叙事节奏加快了,这大概是它的优势。但为了戏剧冲突,也改编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历史片段。比如十八镇诸侯是曹操召集的,等等。我想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三国迷的感受。有些细节不该有明显硬伤。
新剧不仅以“曹操视角”来统领全剧,甚至想将之塑造成一个“新型英雄”。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已变得不再重要。其实中国人看历史,注重的是行动中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历史中的事件起起落落,现代人多关“成事之人,然而中国史观并非如此。从诸葛亮到关羽,皆因所主之事不圆满才被民间信奉,因为这种不圆满,更能显出人格的不朽。钱穆先生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史心”。
忠实原著,或者创新,是重拍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当然重拍者,都会说自己是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下处在一个价值观缺失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判断,衡量价值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
虽然人人可能重新阐释与演绎名著,但学问与情怀的高低,却能因此立判高下。因为名著不仅携带和见证了我们关于文明的公共记忆,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往往是普通作品无法比拟的。
【小题1】请概述新版《三国演义》与老版相比的不同之处。(6分)
【小题2】根据文意,概括什么是“中国的史心”?(3分)
【小题3】结合材料,说说如何才能重拍好名著?(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新版变“扬刘抑曹”为“曹操视角”。(2)少许多抒情意味的特写,加快了叙事节奏。(3)简化处理、改写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历史细节。
【小题2】指从中国史观来看,历史人物在行动中凸显出的价值和理念,特别是历史人物所主之事不圆满时显出的不朽的人格。
【小题3】(1)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名著迷的感受,细节不能出现明显硬伤。(2)名著改编,要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创新时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唤起人们对传统价值的新情感。(3)名著改编,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多维度的价值观。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舞蹈家在《梁祝》化蝶一场中,翩翩起舞,轻盈飘逸,把观众带进了飘飘欲仙的境界。
B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
C 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
D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片言只语”指零零碎碎的话语。句中说的是简洁的语言,可换成“三言两语”。 “一尘不染”指非常干净,与句中“装戴”不能搭配,可换成“一丝不苟”。 D项“他”没有离开本土家乡用“衣锦还乡”不恰当,可换成“光宗耀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