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诗的前两句中“送”“动”二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4分)
(2)诗的后两句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
参考答案:(1)“送”是“送来”的意思,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刺骨的寒气(1分),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 “动”是“触动”的意思,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的情怀(1分),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1分)
(2)(4分)衬托(反衬)或对比或借景抒情(1分)。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捉蟋蟀,儿童欢乐愉快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对比(1分),突出抒发了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在本诗中,作者对大自然有一种本能的感受和认可,与大自然达成和谐,从“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做一条水草”等,体现了作者回归自然、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
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作者只身轻轻而来和悄悄而去的情景,透露出难舍难分的情绪。
C.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一般离别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而是“西天的云彩”,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D.全诗排列整齐,双行押韵,节奏高度和谐、鲜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字(间杂七字句和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有种建筑的美。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天方国古有神名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请写出这首节选诗的题目,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100个字以内)。
参考答案:《凤凰涅槃》。诗作描画了一只更生的凤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呼唤祖国破旧立新,重迎新生的心声以及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或:对朽败的旧世界作了极真切而沉痛的描绘。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折桂令 九日①
张可久②
刘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③殷勤,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胡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张可久:元代散曲家。③翠袖:指女子。
小题1:“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两句中各有一字表现力很强,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6分)
小题2:分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三句曲词营造的意境及抒发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强”“横”,“强”字有勉强之意,一个“强”字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家乡的思念,徘徊于仕途与归隐之间的矛盾生动刻画出来;“横”字既生动描绘出一行大雁在天空中的情状,又触发作者内心孤寂凄清之感。
小题2:结尾三句,写出一片萧条景况,天边、斜阳、寒鸦等意象营造了辽远冷落凄清的意境,深沉而悲凉,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惆怅伤感之情。
本题解析:第一小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属炼字型题目,其答题思路为: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表现了什么内容,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另外诗句中的关键词(用得好、表现力强),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居多,这也是简单的技巧。理解句意,用心体会,题中“强”“横”这两个字不难找到,然后按照答题思路作答即可,分析情感时要结合全曲,抓住题目来理解。
第二小题属诗歌鉴赏题中的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一般为: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概括景物特点(一般为两个双音节词)或点明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情感或表达效果。
结合想象描述结尾三句的画面,应该没有难度,扣住“天涯”、“斜阳”、“寒鸦”这几个意象,就不难体会到萧条、冷落、凄凉的意境特点,诗人内心的孤寂、思亲、伤感之情就不难体会了。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 “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
清香”写自有香。(答出两点得1分,四点2分,五点3分)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1分)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
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2分)
(共3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