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5 15:54: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回答问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①之蔽明也,邪曲②之害公③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④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其辞,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⑤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①谗谄:说人坏话,巴结奉承的人。②邪曲:邪恶不正派的人。③公:公正的好人。④离忧:遭受忧患。离,通“罹”,遭受。 ⑤指:通“旨”。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方正:_______
 信:_______ 
 约:_______ 
 微:_______
(2)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长孙嵩①,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②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
晋将刘裕之伐姚泓也,太宗嵩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师。诏嵩厚答之。又敕精兵为战备,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彼至崤陕间,必与姚泓相持,一死一伤,众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于是叔孙建等循河趣洛。遂入关。嵩与建等自成皋南济,晋诸屯戍皆望尘奔溃,裕克长安,嵩乃班师。
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嵩曰:“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禁中。于是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诏问公卿:赫连、蠕蠕③征讨何先?嵩与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曰:“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疾追则不足经久,大众财不能及之。赫连屈丐,土宇不过千里,其刑政残虐,人神所弃,宜先讨之。”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先平冯跋。帝默然,遂西巡狩。后闻屈丐死,关中大乱,议欲征之。嵩等曰:“彼若城守,以逸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道也。”帝乃问幽微于天师寇谦之,谦之劝行。杜超之赞成之,崔浩又言西伐利。嵩等固谏不可。帝大怒,责嵩在官贪污。寻迁太尉。久之,加柱国大将军。
自是,舆驾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薨,年八十。谥曰宣王。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节选自《魏书》)
[注]①长孙嵩(358—437)北魏大臣。②苻坚(338-385),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称大秦天王。③蠕蠕(r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即柔然。其第十代君主名大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嵩节假:授予。
B.以酃酒及江南食物遗:留下
C.更敕精兵为战备简:挑选。
D太宗寝疾寝疾:卧病。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嵩受到君主重用的一组是(3分)
①年十四,代父统军
②太宗假嵩节,督山东诸军事
③诏嵩厚答之
④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⑤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
⑥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嵩较有军事才能。时局乱时,他统领部众,不使分散而归附苻坚;趁刘裕无暇相顾,他与叔孙建从成皋南渡,东晋诸屯军望风而溃。
B.长孙嵩为官清廉。刘裕借道通行时在船上看见了长孙嵩的营帐,派人送去美酒美食,长孙嵩没有私自留下,全部送到京城。
C.长孙嵩有时很固执。屈丐死后,关中大乱,世祖想要征讨赫连,寇谦之、崔浩等都支持,而长孙嵩坚决反对,最终惹怒了世祖,遭到贬职。
D.长孙嵩恪尽职守。他做了柱国大将军后,总是在世祖亲自外出征讨作战时,以元老身份留守京城,坐镇朝堂,并且处理日常各种刑狱案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5分)
(2)彼若城守,以逸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道也。(5分)



3、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则或(责怪)其欲出者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帮助)之
③何可胜(道理)也哉
④山川相(盘绕),郁乎苍苍
(将要)其破荆州
⑥列坐其(按次序)
⑦夫人之相(交往),俯仰一世
⑧不能(明白)之于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②④⑦⑧
D.②③⑥⑦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项王夜起,饮帐中  ②大孤四际渺弥皆大江
B.①盖此得名也     ②故汉追及之
C.①盘盘,困困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
D.①骊山北构西折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感二鸟赋
韩愈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鸲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肘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出国门而东骛,触白日乏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余生命之湮厄,曾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策名于荐书;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选自《韩愈集》,有删改)
1.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干戈——识:知道,懂得
B.且明夫遭时者——遭时:遇到好时机
C.出国门而东——骛:奔驰
D.方蒙恩而入——幸:幸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仰望天子之光明/勇气闻于诸侯
B.反得蒙采擢荐进/度我至军中,公
C.况策名荐书/其身也,则耻师焉
D.惟得之不能/季氏富于周公,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在文中能起到“直接讽刺统治者”作用的一组是(? )
①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②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③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
④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
⑤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三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经历、原委以及此时此际的心境,作者是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离开长安的。
B.在文中,作者揭露了一种社会现实:封建统治者搜罗名花异鸟供自己享乐,谗佞的官僚到处掠夺此种珍奇异物进献给朝廷,以求得国君的宠幸。
C.作者离开长安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他在京城里连吃饭都成问题,借此表明了他的坎坷遭遇和愤激之情。
D.“庶无羡于斯类”这句话表明作者并不是真的要和鸟相比,不像鸟那样“蒙恩人幸”,被人当做玩物。
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行有笼白乌、白鸲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