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王决定从他的几位王子中选一位继承人。他私下吩咐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国王开始询问他们是怎样把信送到的。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国王问。“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我不过试了试。”原来,那块“巨石”是国王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最终小王子继承了王位。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
敢于尝试
跨出了第一步,才会有明天,不敢尝试的人,就永远只有今天。曾经,我不是一个善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意愿的人,但是那一次尝试改变了我。
那时候是新年伊始,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虽然已是春季,但温暖未曾降临:小草没有发出新芽,小树也没有披上青衣,百花也没有争艳。寒冷依然存在。
当时,校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决定开一次大型的演讲比赛。那天早读时,班主任老师说她希望我能试一试,当时我真的不愿意。可看到班主任老师都亲自出马了,也便不好推托。其实这条通知早就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手中,但由于她工作的疏忽,当我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比赛的前一天了!无奈,这时已经没有时间去写演讲稿了,只好从作文书上抄了一篇去背。效果当然不好。
第二天下午,演讲比赛如期举行。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演讲。虽然这次比赛没有获上奖,但它使我明白:人生在世,生命短暂,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体现的。或许有许多人会把这次演讲比赛忘记,但在我的记忆里,它永远是一道永恒的灿烂,因为是它为我以后成功的演讲打下了基础,也是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尝试可能会有成功,但是不尝试是绝对不会有成功的!
演讲比赛开始了。阶梯教室里异常安静,我的大脑里出现了混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我的同学在一边旁安慰我,又让我把稿子记了两遍,这时候才有一丝的轻松。可轻松是短暂的。就在这时,主持人上台说:“下面有请8号选手上台演讲,9号选手作准备。”天哪!8号就是我!顿时我的大脑再一次出现了空白,在情急之下,我竟然忘了把演讲稿放在口袋里,就直接拿了上去。那时我站在演讲台上,我感觉到全身的血液都汇集到了大脑上,心跳加速,真是有种要窒息的感觉。
进了阶梯教室,抬头一望,哇塞!人山人海啊!我还没有在这种排场上发过言,万一说错了,别人笑话我怎么办?我真后悔当初答应了这个“破差事”!
待掌声响绝,我开始微笑地向大家作自我介绍,由于太紧张了,我把演讲稿上的内容全忘了,这下只有孤命一注--胡编乱侃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人事,能侃到的全侃了个遍,最后总结“时间如淙淙的流水……”,可是当时时间好象停驻不走了,使我感到短短的五分钟比我最讨厌上的生物课还长!
大胆地去越过自己吧!人生就是从超越开始成立的!愿各位看到我文章的人都牢记:“我尝试,我成功。”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构思时,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材料中的“巨石”可理解为困难、挫折等;“划船过去”“游泳过去”可理解为采用其它途径解决问题;尝试着把石头推入河里,可理解为大胆尝试的重要性。既可从正面立意,也可反弹琵琶,从其反面立意,如前两个王子的做法,也有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要敢于尝试
2.要善于思考
3.要善于改变固定思维,换一种角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幸福的支撑”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要求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有人说,“没有借口”太绝对,不公平;有人说“没有借口”就是要求我们直面问题,反思自我,承担责任。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请以“没有借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什么叫“借口”,就是以某事为理由,或者是假托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借口”是消极的、贬义的。我们顺着这一思路往下想,定位于管理、规范等方面,提出“拒绝借口”“借口是欺骗”等观点,可以写成立意比较保险的文章。但是好多文章来自创新,来自独到的理解。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理解,就会有新的理解。军事化管理当然需要没有借口,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民主管理,是否时时都不需要借口,“没有借口”是否就绝对合理呢?“借口”和“没有借口”在我们的身上是否就无法折中、调和呢?正如“宽”“严”在对立之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辩证的统一成这样的观点:对自己,可以来一点借口,通过幻想和补偿来获取动力,对别人不能有任何借口,否则就是欺骗别人。
点评:作文采用标题形式,意在引导全面训练。这次的作文,题目简炼,富有哲理,不容易产生立意、构思、情景、行文色彩之类的定向诱导,考生可由题目起飞,进入广阔的联想空间,正反面均可立意。在长期只考材料作文,尤其是话题作文,不利于提高学生全面写作水平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好办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作文
庄子说,做人应该“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与外界相处,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内不化”,就是无论外界风云怎样变幻,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你怎样看待庄子的说法?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庄子说过一句“外化而内不化”。对外,很和谐跟外界相处。对内,有自己始终坚持的东西。内不化,无论外界风云变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随波逐流。?外化,与外界相处,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所以可以立意为: 顺应与坚持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