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二)
2017-09-26 23:16: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校举办了“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孟宵、苏尚任、冯晓凡、田鸿韬、郭彬、冯星宇、周雅晴、李明笑、金雅硕、刘子奇10位同学荣获“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称号。
B.济宁一中“太白·联邦杯”舞台剧大赛完美谢幕。参赛同学在尽情演绎剧中角色的同时,深深感悟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挥而就,必须下一番苦工夫。
C.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虽有开除进步学生的恶行,但其晚年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命丧日寇之手,又让人感佩不已。
D.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歌颂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B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此处应用“一蹴而就”;A项,等:表示列举后煞尾。这种用法的“等”,后面经常带有前列各项总计的确切数;C项,感佩:感叹佩服;感激而钦佩;D项,桀骜不驯:性情强暴不驯顺。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自然又在这里玩弄她保存自己的老把戏了。她认为这条思路至多不过白白浪费一些精力,              ?                            。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惠特克是知道的。
①因为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
②这是惠特克的哲学
③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
④或许会和现实发生一点冲突
⑤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
⑥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
A.②①④⑤⑥③
B.④①⑥②⑤③
C.②①⑤④⑥③
D.④①⑤③⑥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标点符号,我们可以判断出这六个句子可以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和前面提示语联系紧密。第二句后面是问号,四个选项的第二句都是①,所以这个不予考虑。我们可以根据这句话和前面的提示语句排除②在第一句的可能,就只剩B、D两项了。⑤③讲的是排序问题,而最后一句是“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这和⑥②联系的比较紧密,因此选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排序题一般先区分语段文体,看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或事理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面上看,“傍洋品牌”是国内乳业的无奈之举,而实质上,却是国内乳业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B.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A作茧自缚:做了某件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B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这里褒贬误用;C敝帚自珍:珍,贵重,爱惜。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而C项语境意是写“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是别人的东西,因此适用对象不当;D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这里是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008年,山寨产品大举登堂入室,成为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追本溯源,“山寨”一词发迹于广州方言,来源于一些仿冒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它们功能实用、廉价而且大受低端消费者推崇。
A.登堂入室
B.追本溯源
C.发迹
D.而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B.“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C.“发迹”指人脱离困顿状况而得志、兴起;D.“而且”表递进,不符合句意,此应为“而”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意思连贯的3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增删内容要点。(3分)
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的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的第34号主席令公布的《反分裂国家法》。
答:?
?
?


参考答案: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了公布这部法律的第34号主席令。
新华社全文播发了这部法律。


本题解析:注意要写3句话,句与句之间意思要连贯。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知识点》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