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11-05 19:33: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几年,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大都和网络有着密切关联,华南虎案、药家鑫案、甬温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等等。网络声音潮水般地浸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
①良好的网络心态将有助于社会的成长
②网络社会是日常社会中的一部分
③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④反之,它的盲目与非理性必将引发社会思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⑤网络并非是无关现实的“虚拟世界”
⑥网络心态是社会心态的反映和延伸
A.②⑥⑤③①④
B.⑤③②⑥①④
C.②⑤⑥①③④
D.⑤②①③⑥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文前面讲的是网络声音和现实世界。⑤句“虚拟世界”照应前句,应作为首句,排除了A,C;④句“反之……”照应了①句,应在①句后,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安装 真知灼见纽(shū)同仇敌(qì)
B.般配仗义执言包(zā)牵附会(qiǎng)
C.株连渊远流长感(kuì)犊情深(shì)
D.陨石既往不咎持(xié)头耷脑(yā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忾(k?i);C.渊—源;D.蔫(niān)。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云销雨霁,?。?,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3)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5)故君子?,?。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克己复礼》


参考答案:(1)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2)昨夜西风凋碧树?山长水阔知何处
(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4)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总之,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想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想一想,一朵花因为什么而鲜艳妩媚,一茎草因为什么而摇曳多姿,一湖水因为什么而清波漾溢,?
?


参考答案:示例: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一尾鱼因为什么而跃出河面


本题解析:9. 要明确所要仿写的句子的结构,是进行仿写的关键。第一句应该是“有时是一种A,一中B的、C的A”的结构形式,第二句是“一D因为什么而……”的结构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