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11-05 19:45: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真不巧,李家文    走了三四个小时你来了。
②刚得病的时候,我也    悲观过,是同志们的鼓励使我坚强起来。
③这件事情本来就十分清楚,     研究,按照老甄的意思办就行。
A刚才 已经 无须       B刚刚 曾经 不必
C刚刚 曾经 无须       D刚才 已经 不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刚才”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一般不与具体的时间连用;“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这里应用“曾经”;“无须”强调没有必要,“不必”指不用,不需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则” 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A却;BCD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莽苍者(往)而一国(夺取)举世誉之而不加(称赞)
B.生生所资(凭借)三径荒(接近)容膝之易安(明白)
C.家君作(县令)气彭泽之樽(超过)且益坚(贫穷)
D.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小大之(变化)乎待哉(何,什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征,信;C穷:困厄,处境艰难;D,辩,通“变”,变化。对于课内重要这实词,平时复习要落实好注释。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文章,就是写出来了,对读者毕竟有什么好处?
B.这篇小说在抗日战争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还有深刻的意义。
C.他一谈起往事,总不免感叹人生叵测,世情险恶。
D.尽管你怎样费尽心机,也不能把这被动局面扭转过来,它只能以失败告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解释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不知其所之也无音讯
B.根拳而土江山
C.余为此志往不咎
D.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必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前为“更换”,后为“容易”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