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05 19:47: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和霭天崩地掣义不容辞拼凑
B.戮穿墨守成规驰骋疆场安装
C.挡案脉搏微弱鞠躬尽瘁爱戴
D.稗官循规蹈矩三番两次玷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和蔼?天崩地坼?戳穿?墨守陈规?档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辐射  绿草如茵  敝帚自珍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防碍  英雄辈出  扬长而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思忖  各行其是  肆无忌殚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缜密  羽扇纶巾  鞠躬尽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防”应为“妨”,;C项,“殚”应为“惮”;D“粹”应为“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与 “壮士,能复饮乎?”中“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B.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C.介词,相当“于”,对 D.介词,相当“于”,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D.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参考答案:A.(3分 )


本题解析:B缺少主语,这是由于滥用介词“对于”造成的,划去介词“对于”,使主语凸现出来就可以了。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删去“能否”。D有歧义,“本月15日前去”可以理解为“15日这一天去”或“在15日之前去”。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①?,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所以?②?。不仅如此,?③?。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


参考答案:①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②难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③塑料垃圾还改变土壤性质(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后面是垃圾,前面是“塑料制品”,所以此句应为“塑料垃圾”;②前面是原因,此句应该是“很难处理“;③前面是“不仅如此”后面应该是更坏的结果,再结合后面的“土壤”应该和“土壤”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