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11-05 19:54: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5分)
本报9月4日讯  连接首都北京与内蒙古、西北地区的京藏高速公路,近日接连发生严重拥堵现象,大约一万多辆卡车拥堵在京藏高速上,致使中国运煤通道陷入混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长时间以来,为减轻来自内蒙古方向的交通压力,河北、北京分别在京藏高速不同地段设置了对进京大货车的限流卡口,凡是进入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大货车都要进行称重。除此之外一路上还有很多治理超载点,每到一个站点,都要停车、称重、罚款,造成车辆拥堵。
京藏高速的拥堵,也暴露了路网规划和配套方面的问题。“治本之策须加强其他货运通道建设,缓解现行道路的交通压力。”内蒙古交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参考答案:以罚代管加剧京藏高速拥堵,(3分)治本仍需开辟新通道。(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概括消息的主要信息和拟写标题是有所不同的,拟写标题可能只需在导语中撮其要点即可,但概括主要信息则要概括导语、主题和结语等。此消息在导语中告诉人们京藏高速堵车,主体分析堵车的原因和治理的办法,所以答案应包含两个要点。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B.太阳能和核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这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
C.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曾被批评,我认为是正确的。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C 表意不明? D 多重否定不当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家纽约著名的爵士俱乐部吸引了历史上无数名震一时的爵士大师们竞相献上自己的现场表演或录音磁带。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为弘扬助人为乐的美德,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深圳拟出台《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对诬陷救助人的行为予以惩罚。
D.在历史研究中,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运用和整理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用在了这几方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大师们”逗开,“竞相”前加“他们”;B缺主语,删“由于”; D语序不当,应该为“整理和运用”。
点评:平时应多朗读以培养语感。借助语感,对句子的正误、繁简、?优劣做出判断。还要熟知六种病句类型及它们的子类型,寻找各种类型病句的规律。尤其注意语意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大量事实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B.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微博来进行产品促销。
C.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D.我们经历了“非典”的磨难,明确了建立一种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深刻懂得了信息自由流动的价值,但鉴于类似疫病危机也许很难完全避免,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怎样保证人们的信念不被无法预测的灾难摧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主语缺失,应去掉“从”。B项“人气成为营销对象”搭配不当。C项“突出……的原则”与“以……为原则”杂糅。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材料,在横线处加上揭示本文主旨的话。
  三个旅行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和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再找别处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个人正发着愁,走出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大搭裢,手捧一只破钵,口里念念有词:“此路由我开,此路由我踩,要想越过去,留下买路财。施主,想过去吗?每人留下100文钱,自然就有办法让你们过去。”第一个人毫不犹豫拿出100文钱,另外两个人则讨价还价。
  和尚把破钵往大石上一扣,石块没了,第一个人过去了。和尚把破钵拿起,大石岿然如故。第二人不再犹豫,拿出100文也要过去。和尚说:“现在涨到200文!”那人只好给了200文,也过去了。
  见此情景,第三个慌忙拿出200文。和尚说:“不行,现在涨到300文了!”那人纳闷,问“这是何缘故?”和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