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11-05 19:54: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迷惘翱游容销金镜汗流浃背
B.磕绊游弋一如既往入不付出
C.斑斓甄别怨天忧人不计其数
D.船棹蛰居直截了当战战兢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和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该题将合成词与成语放
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了同音字和形似字,应注意以义辨形。本题中错字因音同而误写,正确书写为:A.遨游 B.入不敷出? C.怨天尤人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抽取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出博客精神的内涵。(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争鸣你不赞同的观点,但你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他们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他们都是坚持原创思考,做自己生活的记者的一群人!
?、?、?、?,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博客精神。


参考答案:自由表达?开放宽容?坚持操守?坚持原创(原创思考) (每点1分,共4分)


本题解析:原文四句话,“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看出第一句重点强调博客的自由表达精神,第二句强调的是“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第三句强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第四句强调“坚持原创思考”,用四个短语概括出博客精神就是自由表达、开放宽容、坚持操守、坚持原创(或原创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长歌当哭,大地同悲。2009年10月31日,有“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之称的钱学森在北京逝世。连日来,社会各界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纷纷表达对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泰斗的沉痛哀思。
B.探索者在茕茕孑立,艰难地攀登一座座文化高峰的时候,他是寂寞的;在率先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又是幸福的。
C.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D.张艺谋新片《三枪拍案惊奇》经过长期宣传后,终于上映了。很多观众看后表示,“喜剧效果出来了,但惊悚部分却差强人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C项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D项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舍我其谁: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中性词。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B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D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所谓的“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      。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         ,也不必定要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     ,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    。这就是忙中静趣。
①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②许多闲人不一定都能领略静中趣味
③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④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
⑤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是永不沉寂的
A.④②⑤③①
B.⑤③④②①
C.⑤②③①④
D.③⑤④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思路:“静”指的是……不是(正反两个方面解释概念)……第一处选⑤;第二处之前有“进一步说”四个字,提醒这里是递进关系,选择结构相似,意思更进一层的③;第三处根据线后一句中的“也不必”推知此处属于并列关系,选取内容与关键词都接近的④;第四处之前一句,引出比较,重点讲“闲”或“闲人”的,就选②;最后剩下①填在最后一个空,检查语境,连贯顺畅。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