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小题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答:?
?。
小题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小题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本题解析:
小题1: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香”字的使用,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使得本无气味的柳絮也有了味道,并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这种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
小题2: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
点评: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
?
?
?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蕴涵的情感。(3分)
?
?
?
参考答案:(1)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家乡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点时间,整夜为愁思所缠绕,极言客居他乡时乡愁之深,此为实写。(1分)这样,将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1分)(如答直抒胸臆也可)?
(2)尾联写道: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作者以问句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与亲人朋友相聚不能的无奈和惆怅之绪。(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⑴颔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然而却时间与空间交感,对仗工整而自然。“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点时间,竟夕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⑵从整首来看,诗人抒写了客居他乡时乡愁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诗的尾联,用反问句,表达出了这种情感。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这一问句还写出了诗人与亲从朋友相聚不能的无奈和惆怅。
点评: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感情来考查的。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4、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师周瑜的夫人。
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凯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许凯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可就想而知了。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
如果按照许凯那种意见,我们可以改诗句为“国破家亡在此朝”,但诗味全无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因此,杜牧这两句诗不但没错,反而以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答案大体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看注释,破解难点。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的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一方面是对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对这些内容,学生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须充分利用诗下的“注”,并借助许凯的“批评”来读懂诗意。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答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此诗作于苏舜钦因事获罪,闲居苏州时。
⑴苏舜钦同时代的词人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王国维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本诗中的“弄”字实有异曲
同工之妙。请说一说这个“弄”字的妙处。
⑵?诗中句句写景,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体会到作者充盈其间的情感。本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句中“弄”字有拟人的特点,一个“弄”字,写景状物,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2)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幽独闲逸之趣和对沧浪亭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