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05 20:02: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语段,又叫句群,是由句子组成的语言表达单位
②它是建筑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表意“层次”
③语段正是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较大语义单位
④但是,要表达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思想,往往需要把几个句子组织起来,结成更大的言语片段,以表达“一层”的意思
⑤我们知道,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单独地使用,能够单独地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
⑥它是句子和语篇之间的中间层次
A.①②⑤④③⑥
B.①⑤④③⑥②
C.①⑥⑤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在大炮痉孪性的撞击下,前桅已经有了裂痕,主桅本身也受伤了。
B.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障气。
C.娜塔莎好像是一个第一次袒肩露臂的姑娘,假使不是他们使她相信,这是绝对必要的,她便要觉得这是很可羞的了。
D.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至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的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示例: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夜空的星星,你何必与灿烂的太阳比明亮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选取一种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和与之相对的大形象作对比,并且要运用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临渊羡鱼义愤填膺
B.众口烁金锋芒毕露名列前茅
C.晴天霹雳官冕堂皇意兴盎然
D.高瞻远瞩鞭长莫及妄费心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众口烁
金—众口铄金;C官冕堂皇—冠冕堂皇;D妄费心机—枉费心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夙遭闵凶
B.及罪至罔加
C.彼且恶乎待哉
D.小知不及大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闵”通“悯”  B:“罔”通“网”  C:“知”通“智”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通假字,如果对课本不熟悉B项不容易发现。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一般课文里都会给出明确的注释,考试卷上如果是关键部分的话,也会有注释的。当然,还要有一定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