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05 21:00: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②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1】第②则文字除了“名正言顺”外,还可以概括一个四字成语,它是        。(1分)
【小题2】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中的“是”实质上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子这样说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分)手足无措(不知所措)
【小题2】4分)“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模享受歌舞)。(1分)理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规定的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抓住“则民无所错手足”就不难概括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根据前文很容易确定“是”应指代“八佾舞于庭”这样做不合适。理由应扣住文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这句话来分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6分)
小题1: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小题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小题3: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小题4: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
小题5: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 ?。(《诗经·氓》)


参考答案:
小题1: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1:骈死于槽枥之间
小题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1:重岩叠嶂
小题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如槽枥、属、叠嶂、载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福》刻画了祥林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悲剧命运的逼迫下,走投无路的一生。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一样地把她往死地里赶,都是把她推向死亡的一只只手。
B.《项链》构思精巧,情节一波三折。结尾马蒂尔德发现项链是赝品,读者感到十分意外。情节发展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从借项链时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还项链时女友甚至没有打开盒子看等伏笔就可以看出来。
C.《扬州慢》大量化用李商隐的词句,是因为李在扬州生活多年,写了许多描写当时繁荣景象的诗。姜夔身处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空城,联想到昔日繁盛,抚今思昔,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以及收复失地的愿望。
D.《说数》的作者沈致远先生是一位科学家,在他的笔下数并非深奥难懂、枯燥乏味。他借用佛家的话说明零的原型;用“雁翅排开”“众星捧月”比喻数轴、复平面;用诗来表现圆周率、零的特点,全文充满乐趣,富于美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化用的是杜牧的诗,诗歌中没有表达参加北伐渴望收复中原的期望。
考点: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小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
(1)野马也,尘埃也,?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总是离人泪。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小题2:将《逍遥游》选段中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参考答案:
小题1:(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此处两格为1分,出现一个错字就不得分)
(3)晓来谁染霜林醉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此处两格为1分,出现一个错字就不得分)
小题1:(1)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打算飞到南海去。
(2)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
小题1:(1)采分点:绝,超过(1分);南,名词活用作动词,向南飞(1分)。如果两个关键词都对,但整体句意不准确,扣1分。(2)采分点:上,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飞,落下来(1分);“翱翔蓬蒿之间”补出省略的介词“于”,调整语序“(于)蓬蒿之间翱翔(1分)。如果两个关键点都对,但整体句意不准确,扣1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出下面各组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3: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小题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小题5: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小题6:_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参考答案:
小题1:樯橹灰飞烟灭
小题2:舞榭歌台
小题3:可以横绝峨眉颠
小题4:剑阁峥嵘而崔嵬
小题5:抟扶摇二上者九万里
小题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樯橹(3)颠(4)崔嵬(5)抟这几个字较易错误
点评: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