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三)
2017-11-05 22:16: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文字中,引用或化用了不少诗词名句,请指出它们是哪首诗词中的名句,作者是谁。(任写三句即可)(6分)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共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古人生长恨水长东·
答:(1)?
(2)?
(3)?



2、语言运用题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 “目送”这一行为所寄托的情感作出评价。?要求:观点明确,表达得体,40字以内。?(4分)



3、单选题  下列各组成语和俗语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B.心照不宣—打开天窗说亮话
C.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D.越俎代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我们学习方面有偏科现象,因而对数理化不感兴趣。
B.他不但对这家酒店的一切产生了很好的印象,而且对其服务方面也感到非常满意。
C.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需要我们去克服。
D.这篇通讯稿未被采用,主要原因是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5、单选题  用下列词和短语词组组成一个句子,排列后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飘升 ②细细的 ③冉冉的 ④青烟 ⑤一缕缕的 ⑥在夜的空虚中
A.② ⑤ ③ ④ ⑥ ①
B.⑥ ⑤ ② ④ ③ ①
C.⑤ ② ④ ③ ① ⑥
D.② ⑤ ④ ⑥ ③ ①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