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后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运用描写手法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众多的世博场馆中,你是钟情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中国国家馆?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欧洲馆呢?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D.他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3、语言运用题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一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人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