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古诗鉴赏(10分)
鉴赏《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完成后面的题目。
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这支曲子用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4分)
?▲?
(2)赏析曲中“染”、“醉”两字的妙处。(6分)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登楼感怀①
于 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列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 陵 驿①
(南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②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元军俘获,在押解大都的途中经过金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②元:通“原”。
提问:具体分析这首诗作者通过那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以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横线上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舟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庐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欢乐 失意 无奈(意思对即可)
2.C
3.参考角度: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小题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小题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2分)。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1分)。
小题2: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1分),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1分),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水绕陂田竹绕篱”,选材如同电影镜头的转换,由远景转到近景。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榆钱落尽槿花稀”,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时已清秋,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点评: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小题2:试题分析:“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这景象早在《诗经》中就被咏唱过:“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王风·君子役》)然而诗人并不去重复前人诗意,而是捕捉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宋人诗力求生新,于此可见一斑。“无人卧”三字是不是赘笔呢?为什么不直说:“夕阳牛背寒鸦立?”这正是此诗韵味的所在。“无人卧”是顿笔,引起读者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于是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一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色彩。牛背寒鸦,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二是刻划形象更为细腻生动。“带”与“两两”相互配合,则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目。没有这一顿挫,则太平直,缺少韵致了。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