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05 22:41: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下层失意的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说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C.“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其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魏晋以后向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唐代转为律体,叫“律赋”,如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
D.归有光,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其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说明: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体的倾向,不讲求对偶、音律、辞藻、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文赋的代表作。《中国百科大辞典-“ 赋”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所以杜牧的《阿房宫赋》在分类上应属文赋。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整合主要信息,给“悲剧美”下定义。(4分)
①悲剧美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②悲剧美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
③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
④悲剧美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


参考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的,能
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的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的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信息要点完整2分,下定义格式正确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格式为悲剧美是审美感受。然后将其他句子做为定语充实这一句式。下定义其实也考查变换句式,把短句变长句,要求有一个中心句,其他句变形式做为定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大学排名或多或少会对高校办学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大学排名能改变只关注少数名校的倾向,将会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C.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不再发生,我国已制订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D.春晚节目需要从社会热点话题中寻找灵感,俯下身子接近地气,感受社会发展大潮给人们带来的多方面深层次影响,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产生“心灵共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C项不合逻辑,应改为“预防爆炸事故发生”;D项动宾搭配不当,“感受”应改为“反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百有余年矣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无通假。A 项,“颁”通“斑”;B项,“生”通“性”;C项,“有”通“又”。“通”是通用,“假”是假借。所谓“通假”,就是指文字的通用与假借。通假字有“音近通假”和“形近通假”,这样下面三招有助于识别通假。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例如“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可视为通假,给“直”增加偏旁“亻”这样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如:“学而时识之,不亦说乎”。中“说”按字面讲不通,可确定为通假字。我们把这个字的形旁“讠”换成“忄”,就找到了这个通假字的本字“悦”。3.取消偏旁,找出本字。根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词典辞海鱼目混珠浑浑噩噩
B.遗迹功绩德才兼备大材小用
C.鱼讯渔樵常年累月冬夏长青
D.申辩伸张满园春色字正腔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鱼汛,长年累月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