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参照上联拟写下联。(5分)
鲁迅?毛泽东?沈从文?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
对象:杜甫?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
对象:?下联:?
参考答案:鲁?迅?千秋孤冷耸立胸中山岳,锤炼赤胆忠心
沈从文?千卷遗篇描绘湘西山水,尽显乡音乡情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写对联的题目,对联格式要基本符合要求,注意结构词性的对应,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内容要注意体现人物生平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修改下面的一个病句
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参考答案:两种改法:“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或“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本题解析:缺少主语中心语。这是滥用介词“通过“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对我是非常熟悉的,我早就能背诵。
B.从大量的观测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C.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戴望舒的《雨巷》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主客颠倒。应为:“我对……是非常熟悉的”。B .缺主语去掉“从、中”。C.语序不当 应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参考答案:
1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4分)
①名人故里之争不能不说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异化有很大关系。②各地方政府无非是出于为本地打造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的考虑。③此目的在一个经济建设为自己主要任务的政府那里,虽然很正常,但也说明,地方政府的职能已经异化。
有语病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2分)
参考答案:有语病的句子是: ③ (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此目的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自己主要任务(2分)
本题解析:第三句话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以”。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