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05 22:41: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参照上联拟写下联。(5分)
鲁迅?毛泽东?沈从文?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
对象:杜甫?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
对象:?下联:?


参考答案:鲁?迅?千秋孤冷耸立胸中山岳,锤炼赤胆忠心
沈从文?千卷遗篇描绘湘西山水,尽显乡音乡情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写对联的题目,对联格式要基本符合要求,注意结构词性的对应,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内容要注意体现人物生平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修改下面的一个病句
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参考答案:两种改法:“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或“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本题解析:缺少主语中心语。这是滥用介词“通过“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对我是非常熟悉的,我早就能背诵。
B.从大量的观测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C.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戴望舒的《雨巷》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主客颠倒。应为:“我对……是非常熟悉的”。B .缺主语去掉“从、中”。C.语序不当 应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参考答案:
1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4分)
①名人故里之争不能不说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异化有很大关系。②各地方政府无非是出于为本地打造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的考虑。③此目的在一个经济建设为自己主要任务的政府那里,虽然很正常,但也说明,地方政府的职能已经异化。
有语病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2分)


参考答案:有语病的句子是: ③ (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此目的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自己主要任务(2分)


本题解析:第三句话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以”。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