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分析下面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5分)
年龄
| 美国
| 中国
|
9~24个月
| 自己扔尿布
| 认字
|
2~3岁
|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 背唐诗
|
3~6岁
|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
6~12岁
|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 做作业,艺术培训
|
13岁以上
| 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 做作业,艺术培训
|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 理由是 。
参考答案:(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意思对即可)
(2)更重视孩子的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基本上不需要做家务。(意思对即可)
(3)示例: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自立能力和责任心。
本题解析:本题为表格类的图文转换,审题时一定要注意表格题目,看清表格中的各个要素,如比较对象;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比较角度: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行为。通过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把图表内容转化为文字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分)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分)
参考答案:(1)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2)如果刻一下就停止,即使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铁、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本题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须臾”译为片刻、短暂的时间,(2)句中“锲”译为镂刻,“金石”译为铁和石头,“镂”译为镂刻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6分)?
上联____________?上联 幽借山颠云雾质
书画院对联?茶叶店对联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下联 _____________
备选短语:
千秋?片纸?九州
松涛梦?荡俗尘?芝兰魂
水甜幽泉?香凭崖畔?竹院赠绿
歌唱东方红?风云胸中贮?能缩天下意
参考答案:(6分)书画院对联(上联):片纸能缩天下意
茶叶店对联(下联):香凭崖畔芝兰魂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有人戏送几何老师一副上联:课堂活跃求三角(2分)
请为其斟酌一下联:?
参考答案:示例?学习快乐有几何
本题解析: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山楂树之恋》虽然不是什么大场面、大制作的商业片,但上映以来热度不减;对此片观众反应不一:有人热泪盈眶,有人陷入忧伤,还有人对张艺谋彻底失望了……等等。
B.连续几届世界杯上看不到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身影,这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力和全球影响力,显然是不匹配的。老百姓们不禁要问足球的“病灶”到底在哪里?现在看来,腐败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C.中秋节是影响深远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祭拜月神、丰收秋报或文人玩月活动,至明清时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月的文化意象,供人吟咏,耐人寻味。
D.一位成都网民“熊阿姨”针对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发表了评论,她在题为《世博奇观,谁丢中国脸?》的文章中表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要靠民众自身素质的提升,更需要政府给予自己的公民真正的尊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