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05 22:43: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阅读下边这幅漫画,选出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讽刺有些人虚报成绩,没有从实际出发。
B.讽刺某些领导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
C.批评某些人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D.讽刺生活中某些人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完成漫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漫画的特点,首先我们要仔细地观察整个漫画画面,看明白漫画的寓意.解答形式不是图文的转换,而是要求考生作出选择。做这类题要仔细观察漫画的组成部分,再辩明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个选项符合。漫画《变戏法》主要讽刺了某些领导虚报成绩,欺上瞒下,没有从实际出发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共有七处毛病。读完后进行修改,只修改五处。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找出文中的毛病,进行修改,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如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参考答案: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有赘余的毛病,保留“到会的”就应将“与会者”改为“共青团员”或“同学”;保留“与会者”就要去掉“到会的”。②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中,“为……”这一介宾结构中缺中心语“作贡献”,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③“当说话做事前”的“当”字赘余。如要保留这样的结构,应是“在……前”。④“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搭配不当,与“提高”搭配的,应是“认识”,与“意识”搭配的应为“加强、强化、树立”等。⑤“不把这一点重视好”不合词语搭配的习惯,可改为“不重视这一点”或“对这一点不重视”,如要保留原有句子,则可改为“不把这一点重视起来”。⑥“不尽人意”是“不尽如人意”的误用,“不尽如人意”是完全符合人的心意的意思,“不尽人意”语意不通。⑦“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对……改进”一句中,分号误用,应改为逗号。


本题解析:
辨析语病的几个步骤:
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画。用铅笔在病句上画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分,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恰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段括号内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西安是一块宝地。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关联。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刻神往盛唐呢?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____。
A.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从前语境看,"立即联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下面应紧跟着说"这里到处是诗",故选C。D项说"到处是梦",可排除;后面的句子应先分后总,以"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作结句,A、B项把结句放在前头不妥,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做机器零部件的观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
C.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
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交流的扩大,西方媒体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小题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①?,②?。③?,④?,⑤?,⑥?。(李密《陈情表》)
乙:小题2: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小题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4: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5:?,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6: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7:况阳春召我以烟景,?。(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门衰祚薄②晚有儿息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④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⑤茕茕孑立⑥形影相吊
小题2: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3:梧桐更兼细雨
小题4:石破天惊逗秋雨
小题5:惶恐滩头说惶恐
小题6:放浪形骸之外
小题7:大块假我以文章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祚薄”、“茕茕”、“踯躅”、“形骸”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