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11-05 22:46: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多选题  下列对文章(江南的冬景)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但对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
B.江南的冬天,虽有寒风,但冷不过一两日,总是微风和煦,到处可见充满生机的绿意。
C.第七段描写了冬天微雨中如诗如画的农村夜晚情景,突出了江南冬晚的悠闲、静谧。
D.文章第八段引用的四个诗句,按照时间的顺序,写出了不同时段的江南雪景的美丽。
E.文章先总写江南冬景的可爱,后分写冬景的不同情形,文字清新,笔法细腻,富有文采。



2、语言运用题  《沁园春·雪》一词中,词的下阕写同学少年,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的句子分别是:
精神面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是《呐喊》中的一篇。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题)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诗经·小雅?采薇》)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