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1:32: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某旅行社推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自助游,请你按要求分别为“自助游”写两段话。(6分)
自助游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它有别于一般旅行团旅游方式。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但也不排除通过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交通设施及住宿预订),没有全程导游陪同,并且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调整或改变行程。在旅游过程中,自助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能更真实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当地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习俗,其参与度更高。同时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就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对目的地进行深度了解。
介绍性说明(3分):?
?(不超过35字)
宣传性用语(3分):?
?(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自助游就是由游客自主选择安排旅游活动,能真实感受当地民俗风情。
宣传性用语:张扬个性,我的旅游我做主;亲近自然,真的行程真体验。


本题解析:介绍性说明:3分,划线处各1分。
宣传性用语:3分,体现自助游特点2分,修辞手法1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应选填的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孙中山曾说过“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________________。
①可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②所以有志向的人总想攀登上人生的顶峰
③这一直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④依照自然定律,我们是否应该量力而行之,舍前而顾后呢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②句承原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第①句承上转折,指出自然法则;第④句是针对自然法则的启悟;第③句紧承上句,发人深思。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6分)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它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参考答案:杜鹃,又名布谷鸟,(1分)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1分)它不筑巢、不孵卵,(2分)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2分)。


本题解析:说明性的文字,如百度对杜鹃的介绍,要说明它叫什么,有什么特征,如叫声或叫的时间,有什么生活特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明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抽取信息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武汉市)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拂晓馥郁符合抚今追昔洞天福地
B.攻讦拮据截获结党营私桀骜不驯
C.匡扶框架诳语夺眶而出每况愈下
D.谒见拜诣刈麦笑靥如花生拉硬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抚(fǔ),馥(fù),其余读(fú);匡(kuāng),诳(kuáng),其余读(kuàng);谒、靥读(yè),诣、刈读(yì),拽读(zhuài))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社会公信力”。(不超过45个字) ?
  “民无信不立”,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如此。国家机关或社会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公信力是? ?


参考答案: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社会公务巾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能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