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七)
2017-11-10 21:38: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小题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意象简要说明。(4分)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素萏:白荷花。流萍:水面的浮萍。
1.这里的“浣溪沙”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江南水乡少女荷塘泛舟的美好场面。
B.第二句写浓妆少女因嫉妒美丽的荷花而与之斗艳。
C.第三句写少女脸庞与晚霞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
D.第四句写少女因怜惜清香美丽的荷花而停止划桨。
3.请结合具体词语,对作品的结尾两句所描写的意境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乙】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1:下面各项准确概括了两词景物特色的一项是(?)(3分)
A.乙词描写妖娆的雪景,甲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B.乙词描写寒冷的冬景,甲词描写浩淼的水景。
C.乙词描写壮丽的雪景,甲词描写壮阔的海景。
D.乙词描写冬日的静景,甲词描写夏日的动景

小题2:甲乙两首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4分)
从表现的内容看,两词上阙都是?,下阙都是?,重在?
从表达方式看,两词都运用了?。(每空1分)
小题3:两首词都有警策之语,使全词的“题外之远致”洋溢纸上。(2分)
【甲】词的警策之语是?
【乙】词的警策之语是?。(每空1分)
小题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甲词的主题蕴涵。(3分)
答:?



4、单选题  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③/②④/⑤⑥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