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①遂攻之,勣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 ②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勣也 ③以李勣为亚献 ④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 ⑤勣为将,有谋善断 ⑥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5分)我本是崤山以东种田的人,遇到圣明的君主,位至三公,年纪将近80岁,难道不是命中注定吗!
(2)(5分)看到姐姐年老,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为姐姐煮粥,办得到吗!
本题解析:
小题1:旌:表彰
小题1:②句出自 贾言忠之口,属侧面描写;③句表明唐高宗对李勣的敬重;④句表明唐高宗对李勣的表彰
小题1:“打了胜仗,把功劳归于下属,把财物分给将士”表明李勣不邀功,不贪财,与将士同甘苦,共患难,爱兵如子。
小题1:(1)“山东”“”圣明“岂非”各1分,句意2分。(2)“顾”“虽”“其…乎”各1分,句意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小题1: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小题2:“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对此的态度?(2分)
?
?
?
小题3:为什么“名正”才能“言顺”? “正名”的内容是什么?(2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1分)才算罢了。(1分)
小题2: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三点才能拿2分)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1分,光写”不满”不能得分)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小题3:名分不仅仅是一个“名”,还有实在的内容,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只要涉及到“实”给1分)名的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该句子时,“于”翻译成对,“无所苟”译为没有马虎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每个一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小题2:试题分析:“天下无道”指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将这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解答本题虽然要筛选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首先还是要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只有能准确翻译出句子,才能准确把握里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小题3:试题分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也就是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其待侯君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卖吾庐而不售位尊而无功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他自律不贪的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C
小题:B
小题:D
小题:A
小题:
(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本题解析:
小题: C解析:质:抵押。
小题:B解析:前一个“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后一 个“其”:译为“它的”。A. “以”:凭。C. “与”:跟,同,介词。D. “而”:却,可是,转折连词。
小题:D解析:D.宾语前置句。A.省略句。B.省略句。
C.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状语后置句)。题干中“唯巫言是用”是宾语前置句。
小题:A解析:文中没有提到他“家贫”的情况。
小题: (6分)
(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参考译文:侯可字无可,是华州华阴人。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以讲义气自许。成年之后,全都改变以前的爱好,专心致志的学习。随计吏来到京城,怀里揣着筹来的用于赠别的银子出发了。等到回来,都散给了别的一同考科举的人,说:“这些钱,是乡里用来资助应诏的人的,不能用来谋取别的利益。”要动身了,听说同乡的人病了,心里想:“我要是回去,那么它就死定了!”于是留下来没有离开。得病的人痊愈了,舍弃自己的马给他骑,徒步回家了。
孙沔征讨侬徭(北宋是壮族首领),请侯可参与军事,建立功绩得到官,作巴州化城县知县。巴地的风俗迷信鬼神而不信医道,只听信巫师的话,娶媳妇必要女人家的财物,穷人家的女孩子到老不能出嫁。侯可制定规章,订立法度,违反的人有罪,差不多改变了当地的风气。由调任华原主簿。有个富人不占有田籍却抵押人家的人田券到一万亩,每年索取地租。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当地的衙役赵至诚贪婪狡诈凶蛮专横,掌握太守以下很多人的把柄,前前后后没有谁能除去他。侯可揭露他的罪行,让他戴上重枷,投入大狱。报告给上一级官府杀了他,大快人心。
签任书仪州判官。西夏人入犯边境,使者派侯可巡视,就带领数十骑兵来到西夏边境,突然与西夏人遭遇,立刻把它的人马分为三四伙,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西夏人来回走动隔一段时间就看到他们,很怀疑把他们当作诱敌的骑兵不敢攻击他们。韩琦镇守长安,推荐侯可作了泾阳知县。说服渭源羌地酋长献纳土地八千顷,用熟羊城来抚慰他。韩琦上报他的功劳。
侯可轻视财物,讲义气,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与田颜结为好友。田颜病重,侯可千里去求医,他还没回来而田颜就死了,田颜死后眼睛都不闭上。人都说:“难道不是在等侯可吗?”将要入殓时候可到了,用手抚他的眼睛才闭上。田颜没有儿子,不能送葬,侯可不辞辛苦想尽各种办法,卖掉自己的衣物为他雇人,终于把他埋葬了。天正冷,穿单衣生活,又赠送他白金的,看到田颜的妹妹房里,全都拿出来帮她置办了嫁妆。有一天从远处回来,家里人把相当穷困的情况告诉了他,正赶上友人郭行来扣他家的门说:“我的父亲病了,医生要了很多钱,卖我家的房子却卖不出去。” 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关中的人都称赞它是好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 ]
例句:上食埃土
A. 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
B. 物价上涨
C.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