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B.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D.而无骄尚之情妙尽璇玑之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错断一处扣0.5分,扣完2分为止。该断不断,不断却断,都为错断)
小题6:①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很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大意,1分;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1分。)
②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大意,1分;“未之有也”,落实语前置句式,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A从容,这里是“举止稳重”的意思。故答案选A。
小题2: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C连词,才;连词,就。A连词,但。B介词,用。D助词,的。
小题3: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①表现张衡的学识;②表现文学成就;③④⑤直接表现科学成就;⑥表现政治才能。
小题4:D本文重点介绍了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而非文学成就,故答案选D。
小题5: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小题6: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如(1)关键词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2)关键词“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式。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面各组句中加粗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或师焉,或不焉/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其出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出
D.犹且从师而问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2.翻译下列语句。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可怪也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多变,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A
2.(1)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已经很久了!
(2)岂不太奇怪了吗?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0分)
御孙曰:俭 德 之 共 也 侈 恶 之 大 也 共 同 也 言 有 德 者 皆 由 俭 来 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御孙曰:俭 德 之 共 也 侈 恶 之 大 也 共 同 也 言 有 德 者 皆 由 俭 来 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小题2:司马光是?▲?(朝代)著名史学家,主持编撰了编年体通史?▲??。(2分)
小题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小题1:北宋(1分,答“宋”亦可得分) 《资治通鉴》(1分)
小题1:(2分)凡是有好品德的人都是因节俭而成为(有好品德的人)的。(凡是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每处1分,多答得分
小题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记忆,北宋,答“宋”亦可得分
小题1: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恶。”“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使他的家室变得丰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