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习题。(7分)菊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小题1】这首诗歌中“湿”、“满”用得很好,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小题2】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本诗主旨的理解。(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篇两句写景,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情感相似,异曲同工。B.“啼鸟两三声”句,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C.下片前两句,借“霜华重迫驼裘冷”与“心共马蹄轻” 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D.下片后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令路上的青山流水也有了感情,融情于景,读来赏心悦目。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小题。(8分)丹阳送韦参军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小题1:“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小题2: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春生 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5分)【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①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注]①岭:指五岭。作者当时调任潘州南巴,过此岭。②长沙傅: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小题1:从全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答:?▲?▲??小题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