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读完余华的《活着》,心里不堵,也不觉舒坦,似乎有点什么感觉,却又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感觉,有点像小说最后描写的,炊烟升起,霞光消散,黑夜降临——这,就是心灵的宁静?
B.艾滋病,离学生究竟有多远?不过,现在再问这个问题就不合时宜了:教育部已出台了关于“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一系列文件,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课时。
C.当前,我国沿海地区所发生的“民工荒”集中表现在民营中小企业(包括外资中小企业)中,这些企业一般分布在小城镇社区,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为什么腐败屡禁不止?为什么总有人铤而走险?是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还是干部管理体制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人们深思。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第三个问号改成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税。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联系社会实际,试做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民本)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实行“彻”制,减轻赋税,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老百姓一定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本题解析:鲁哀公问有若说:“今年遭了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不足,怎能实行十分之一的税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君主怎么会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跟谁去取得富足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追求成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_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_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老到、_________、成熟的面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有的年轻人尽管还很不成熟,却_________于自我认定的成熟状态之中。
A.时髦 涉世 深刻 沉迷
B.时尚 入世 深沉 陶醉
C.时髦 入世 深刻 沉迷
D.时尚 涉世 深沉 陶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效。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成分赘余。介词赘余,去掉“在……中”。C.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D.句式杂糅,“据”与“显示”杂糅。可以去掉其中的一个。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倪(nì)寥落(liáo) 赁屋(lìn)不可估量(liǎng)
B.砥砺(dǐ)踌躇(chú)攒射(cuán)殒身不恤(yǔn)
C.憧憬(chōng) 桀骜(áo)儆戒(jǐng)毛骨悚然(sǒng)
D.气馁(něi)不惮(dān)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