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名句填空(7分)
小题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李白《蜀道难》)
小题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小题3:??,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锦瑟》的颈联:?, ??。
小题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如琢如磨。(《诗经·卫风》)
(4)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其他题 默写与填空。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4)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10)《过秦论》里头贾谊认为秦最后灭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六国论》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运用对比、类比、比喻等论证方法,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意在借史事刺时政,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
B.《一个人的遭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并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议论,揭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不幸,歌颂了俄罗斯民族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C.《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构思精湛、缜密,主要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悲凉情感。
D.《听听那冷雨(节选)》一文中通过诗化的语言、大量的叠字、密集的意象,描写了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传达出思乡之情。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
(1)明明如月,___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4)杜甫《蜀相》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