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题中,B.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心内愈思愈闷,又见宝钗一首,更觉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愈加烦闷。D.晴雯没听出黛玉的声音,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将其拒之门外。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许多人行仁却半途而废,那是他们对仁缺乏“忠”心,连“一日用其力于仁”都不愿意却借口“力不足”,即画地自己限而不肯在行仁上下工夫所造成的。
本题解析:
【小题1】孔子不是“批评他半途而废”,而是批评他画地自限,不想前进。孔子并没有责备那些因力量不足导致“中途而废”的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对于该题型,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不正确”的一项,因此该题中的选项对理解文章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学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参照本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不过也有该题这样的选择“正确”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先看清楚题干。
【小题2】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
参考译文:(一)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二)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三)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填写下列横线处的空缺部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___________,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3)《离骚》《孔雀东南飞》(不带书名号不能得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②少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参考答案:①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④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
⑤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句1分,每句中错1个字就不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简述《唐吉诃德》中,唐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故事。(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唐吉诃德第二次出游时和桑丘来到郊野,望见三四十架风车。他说那是巨人,打算前去交手。桑丘反复说那只是风车,却被责备为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连人带马都被风车甩出去,翻滚在地。(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