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闻之者足以戒。(《诗经》)
(2)困于心, ,而后作。(《孟子》)
(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今年欢笑复明年, 。弟走从军阿姨死, 。(白居易《琵琶行》)?
(6) ,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
(7)锦帽貂袭, 。(苏轼《江城子》)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小题1:不见复关,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 。
小题2:昔我往矣,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小题4: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5:方宅十余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
小题7: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 ___?,?___??。?举酒属客,? __??,?。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离骚》)
(2)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②;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④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注】①哄:战斗。②几:将近,几乎。③慢:高高在上,不关心人民,不理政事。④尤:责怪。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