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2:54: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1)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表达了作者奉召回京途中的喜悦之情。诗人被贬离京五年,今日奉召回京,感叹之?余,满怀欣喜。途中收到朋友来信,此又一喜。
(2)展现了一幅洋溢着作者欢快心情的清新美好画面:诗人满怀喜悦,临水展读友人书信,正值岸上满山桃花盛开,嫣红灿烂,此情此景,生动明快,别具情趣。作用: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的美好,自然生动地表达作者激动、舒畅之情。或:以欢快之境写喜悦之情,寓情于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C.结句以春草为喻,贴切而生动地描摹出离恨之绵远、浩渺。
D.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的思想内容和词的意象意境鉴赏,解题思路是选项D中“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中的“苍凉”一词有误,词人借“梅”“雁”等意象,主要营造了孤寂的氛围,表达诗人的愁苦。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简述《堂吉诃德》中桑丘的总督生涯。


参考答案:
桑丘在担任总督期间,断事公平合理,为官清廉正直,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 (2分)但终因担任总督之事是公爵夫妇的恶作剧,公爵派人伪装成敌人进攻海岛,把桑丘打得遍体鳞伤,桑丘觉得当总督的日子并不好过,于是辞官不做了。(3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胡兴安夜别
何 逊
居人行转轼,客予暂维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③维:栓、系。
(1)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写、表现)“愁”,写出诗人不忍分别的心情。
(2)写眼前实景:颈联(五、六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夜色图。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写联想之景: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在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地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
啸傲东轩②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古同“浥”,沾湿。②轩:窗。
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 ?
B.?“忘忧物”指酒,“泛”是纵情饮酒的意思,透出作者胸中的郁愤之情。 ?
C.?“壶自倾”有斟酒之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 ?
D.?末尾两句即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
2.?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分别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文简要分析。(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秋菊象征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人性的追求;相关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悠闲采菊,抬头见山,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菊寓高洁,采菊更突出了作者追求和向往;“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借“三径”荒,“松菊”存,指出作者虽生活条件坚苦,但仍决心归隐,表明白己清高的心境,高洁的风尚。?
  归鸟象征退隐,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的向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表明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表明他厌倦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渴望返归田园的心情。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