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小题1】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6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秋雨霏霏,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小题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本题解析:
【小题1】“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是承载着作者的所见所闻,是整首诗的线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有人说:“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显示出丰富的人物性格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请你分别说说这三组对分别可能指什么?(5分)
参考答案:
崇高:哈姆莱特、霍拉旭、奥菲莉娅等;卑下:斯克劳狄斯、乔特鲁德、波洛涅斯等;可怕:斯克劳狄斯;可笑:雷欧提斯;英雄:哈姆莱特;丑角:斯克劳狄斯、乔特鲁德、波洛涅斯等。
本题解析:考查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能力,要根据典型的语段理解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小题1:杜诗特讲究“炼字”。请你从“炼字”的角度对本诗第七句“终”字作一些分析品味。(4分)
小题2:本诗意蕴丰富。从开头两句,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遭际与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句中的“终”是“最终”“终归”之意。(2分)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人物,最终不也都掩埋于一抔黄土之中吗?无论贤愚,最终都不免一死。这是诗人面对家国苦难却无能为力的自我宽解。(2分)
小题1:“岁暮阴阳催短景”表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一个“催”字,极写时光逼人。(2分)“天涯霜雪霁寒宵”写出诗人飘泊天涯的凄寒。(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炼字就是说明此字的本意是什么,然后写出其引申意,即此意使得诗句的语意更生动或更含蕴。终是最终,无论谁都是最终成为黄土,一个最终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小题1:天涯霜雪是遭遇,岁暮阴阳是感受。催字给人以急迫之感。所以答题时可从诗句中找出与之有关的诗句。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又名兔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周围300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等,官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枚乘曾做《梁王兔园赋》赞之。
(1)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树不知人去尽”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古今兴亡、盛衰无常的情感。
(2)这样写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树的无知反衬有感觉之人观园后的沉痛,用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依旧的乐景反衬了梁园颓败、人事已非的悲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据词意,说说词人游春时在感情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诗词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乃至数字传神。试分析“萦”“唤”二字在词中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意对即可)
(2)“萦”“唤”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垂柳、啼鸟人格化,垂柳依依、小鸟啼啭,似乎在热情的挽留游客,传达出词人极度陶醉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