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青,?,?;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4.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1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上。(5分)
长天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呵,你怎么就孑然一身了?怎么就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天穹茫茫,?
①你背负长天飘然万里;?②你就乘那东风飞越关山。
③印你细弱的身影如汪洋里的孤舟;?④鼓你欲举的双臂如山崖间的落叶;
⑤整个天都是你的,?⑥天风浩荡,
⑦一路东风也是你的。
参考答案:③⑥④⑤①⑦②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苏轼与辛弃疾并为宋代词坛的两大“巅峰”,请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位,并陈述理由。(50~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喜欢苏轼,因为苏轼文艺修养更全面,诗、词、文、书法、音乐都懂,苏词成就也很高,以豪放派而言,苏词还排在辛词的前面,是个全才,从对词的风格发展来看,影响很大,甚至是决定性的。
示例二:喜欢辛弃疾,因为辛弃疾文武双全,虽然辛弃疾词作有沧桑的沉重感,但缘于他从军的经历,更符合当时南宋的时代背景,古朴、苍凉、悲壮、暗涩,是辛弃疾的标志。(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的报道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部、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199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监测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投入的总量增加,但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一些省、自治区已连续几年没有达到教育法的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公告指出,1998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15.36%,比上年减少了0 31%。
参考答案:
一些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比重下降
本题解析:抓住关联词语“但”,主要信息应在其后面。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假如你站在岳阳楼上,需要向游客介绍洞庭湖的自然景观,请你拟写一段解说词。在解说词中要恰当引用杜甫《登岳阳楼》及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4分)
?
?
参考答案: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概写了洞庭湖的恢宏气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绘出洞庭湖之大观胜概。“沙欧翔集,锦鳞游泳”又为我们展开一幅阳光灿烂的画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让人领略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说词的写作能力,解说词是对事物、人物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说明性文体。解说词的写法一是注意文体以说明为主,辅以议论和抒情。二是语言要有一定的文学性,解说词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解说,它可以用平实的语言,也可以用文学的语言,准确之外,力求做到具体、形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