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3:13: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妆饰白皙欲盖弥彰怨天尤人
B.落寞噩梦急急可危不经之谈
C.弭谤切磋以身作责绿树成阴
D.渎罪矜育义愤填膺神州飞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急急—岌岌。C项责—则。D项渎—赎,州—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尽管古印度人的历史观念极为淡薄,没能留下多少史料,                     ,如《太子瑞应本起经》、《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经》等。          ,但源出佛世的传述,其中叙述的佛陀事迹尽管不无出入,而大体轮廓基本一致。
①在众多佛经和记述佛教戒律制定原委的“律藏”中,有多处关于佛陀身世的自述和佛陀言行的记录
②这些文字写成于佛陀逝世后几百年间,难免经过后人润饰
③但佛陀的生平,还是有不少文字记载,可以说是他同时代的世界伟人中生平事迹记载最为详悉者
④(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说,佛陀“有力的人格在印度文学中留下了比任何其他导师或君王更鲜明的形象”
⑤佛典中有一类专门记述佛陀生平事迹、被称为“佛传文学”的经典
A.③④①②⑤
B.⑤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文段第一句话中的关联词“尽管”,可以确定首句为③,排除B、D两项。第四处横线后列举了一系列的佛传文学经典,所以第四处横线上应选择⑤,排除A项。即可选出答案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   
②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①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② 吾尝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上级决定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B.汉字的形义联系是相当复杂的,不认真探明它们之间的奥秘而仅就表面现象轻易作出判断,就难免产生望文生义的毛病。
C.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是以有知识、有能力、懂科学、会技术为标准选择自己的伴侣。
D.“心连心”艺术团在西北地区的巡回慰问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结构混乱,去掉“我们立刻产生”或“真是难以形容”。C.不合逻辑。前后不相称,不能形成一致性,应在“有知识”前加上“是否”。D.成分残缺。后一句缺少主语“群众”或“各界群众。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材料例子,变换下列说法,要求语言简明,得体。(5分)
说话有好听和难听之别。同样一句话,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比如有句话:“他妒忌我”,换一种说法则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又如有句话:“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换一种说法则是:“ ?”。再如一句话:“我嫉恶如仇,不吐不快”,换一种说法则是:“?。”


参考答案:对不起,我没有听懂(2分)。?我心胸不够宽广,凡事牢骚特多(3分)。


本题解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口语性较强,要认真理解前一句话的意思,然后再简明、得体地表述后一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