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3:19: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发生这样的丑闻,究竟是抄袭者的错,还是评价体系的错?是期刊杂志的错,还是整个学术风气的错?一时间众说纷芸。
B.文章的语言组织,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统一的筹划,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漫无边际。
C.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环太湖旅游不断升温,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太湖牛仔风情渡假村开出了“日薪万元”的优厚条件,聘请旅游管理人才。
D.一年来,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篮子计划,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格处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③①②⑤④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②③①⑤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③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④照应上句“富二代”;①紧接“误解” “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②句中“也”照应第①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邀游于广袤的太空?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违(niù)
B.(yú)头
C.破(zhàn)
D.(jǐ)予?
(yā)
(mán)怨
(cì)机
(qiāng)害
(yòu)
(jiàn)
(guō)噪
(lì)?
(xǐ)不前
羽扇(guān)巾
(suō)烟雨
不足之(zhè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tiè)?
B.婚(jiē)?
C.恶(zēng)?
D.届(yīng)?
上网发(tiě)
开花果(jié)
英难杰(zùn)
熟地理(ān)?

爱占便宜(pián)
骨眼上(jiē)
甲不存(piàn)
红血迹(yān)


便宜行事(biàn)?
衣缩食(jié)
两可(léng)?
体裁衣(lián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