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默写.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激扬文字,___________。
2.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
3.真正的猛士,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参考答案:1.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4.风萧萧兮易水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参考答案:(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
(2)君子博学而参醒呼?
(3)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景泰蓝的制作》中,作者在详细介绍了掐丝工序之后,又把掐丝和刺绣、缂丝、象牙雕刻作比较,指明“掐丝”和这些传统工艺一样,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从而突出了“掐丝”工序的繁密,所下工夫之深。
B.《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曲,作者用西风、菊花、大雁等富于深秋季节特征的景物集中渲染出萧瑟凄凉的环境氛围,又用设问和拟人的手法,说是离人的眼泪染红了霜林,令人伤感迷醉。以景传情,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送别时的悲愁情怀。
C.《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写刘和珍的遇难,写到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爱国青年的情景,说“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实际上是用反语无情地揭露反动派的罪行骇人听闻、令人发指!从而显示了作者内心的巨大悲愤。
D.《逍遥游》中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鲲鱼化鹏,海运鹏徙、蜩鸠讥笑等,作者极尽讽喻之能事,使文章充满了神奇的想像,富有浪漫传奇色彩。所以鲁迅先生评价庄子作品时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②?,③ ??④ ??,⑤ ?;⑥?,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乙:①???,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②???,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④其间旦暮闻何物???。?(白居易《琵琶行》)
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⑥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参考答案:(1)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③谁得而族灭也 ④秦人不暇自哀 ⑤而后人哀之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①民生各有所乐兮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③杜鹃啼血猿哀鸣 ④江间波浪兼天涌 ⑤静影沉璧 ⑥水随天去秋无际
本题解析:注意“暇”“摧眉折腰”“璧”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好色的特点,使用美人连环计离间吕布与董卓,使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最后杀死董卓。
B.诸侯联军共讨董卓,卓遣勇将华雄率兵至汜水关迎敌。此时,关羽尚为平原令刘备部下马弓手,刘备命羽出战华雄,袁术因其地位低下,肆意呵斥,但是袁绍却支持关羽出马,命为羽斟热酒一杯。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账提刀,飞身上马而去。众诸侯只听塞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正惊疑不定,关羽已飞马回到军帐中,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C.曹操回许都后又讨伐张绣,赶上麦子成熟的时候。于是下令大小官兵不许踩踏麦田。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曹操认为即使自己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D.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后,到相府辞别曹操,曹操假托有病,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信一封,辞别曹操。将曹操所赐金银,一一封在库中,分毫未动,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关羽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E.许攸劝袁绍夜袭许昌,袁绍不听。许攸夜投曹操。曹操依荀彧计谋,烧毁袁军乌巢粮屯,大胜。袁绍也去劫城,却中张辽之计,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四处溃散,袁绍父子仓皇北逃。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参考答案:B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