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B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每日;而其余三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A项,小的方面;C项,聪明之处;D项,聪明的人。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的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参考答案:①“笑纳”改为“收到”。②“爱戴”改为“爱护”。③“您的令郎”改为“弟弟”。④“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⑤“惠赠”改为“送”。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此类题可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其敬词、贬义词等词的误用。“笑纳”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不能用于自身。“爱戴”,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令郎”,用于称对方的儿子,这里用了“您的”,重复,同时对二叔的儿子称令郎不如称“弟弟”更亲切得体。“鼎力相助”,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惠赠”是敬辞,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物品,不能用于自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升起”与“新一代“蹭一族””不搭配。C.不仅,还要后的内容交换位置。D.“第一批”有歧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试采用“梧桐雨”“黄花”“雁”等意象叙写一段故事。要求:(1)有场景,有人物;(2)有心理描写;(3)至少要采用衬托和比喻两种表现手法(4)不少于200字。(15分) 参考答案:评分方法:(1)无场景和人物,扣10分;(2)无心理描写扣5分;(3)无衬托和比喻等表现手法扣5分;(4)每少10个字扣1分,一处语病或一个错别字扣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