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①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②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③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④宗龙乃条上屯守策 ⑤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⑥宗龙杀马骡以享军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
2、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文章最妙,是目注彼处,手写此处。一 部 《 左 传 》 便 十 六 都 用 此 法 若 不 解 其 意 而 目 亦 注 此 处 手 亦 写 此 处 便 一 览 已 尽 《 西 厢 记 》 最 是 解 此 意。文章最妙,是目注此处,却不便写,却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便且住,却重去远远处,更端再发来,再迤逦又写到将至时,便又且住。如是更端数番,皆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即便住,更不复写出目所注处,使人自于文外瞥然亲见。《西厢记》纯是此一方法。
(选自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有删节)
20.《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依据唐代诗人?的《会真记》改编而成的一部杂剧。(2分)
21.从上述材料看,《西厢记》在创作上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江阴邑令战死
(明)李诩
六月廿三日,邑父母钱公晚出擒倭,被杀,从公者二十余人皆死。
公先御之于石撞,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有团长吴兑死之,公祭以文曰:“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呜呼,予以千人拒贼之来,千人走而予独后,汝以百人追贼之往,百人免而汝独死。噫,予幸而汝不幸耶!哀汝所以伤,予也,汝死矣,余哀而吊之,彼未死矣。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一劝一惩,风纪攸系,汝其有知,信予心而颔之。尚飨。”是文既书于轴,因无暇发,留于前库中。
公从兵宪①王公从古命,方率邑兵援靖江,不虞侵城之至也,得报,亟驰接战,身罹数刃,马跃陷泽中,不幸死。贼且持公首悬于营,募谍者得之,始克完殓。
夫公之死,非仓卒遘也,乃平日所素植也。夏季应支俸,己独不支,曰:“民伤如此,何以俸为?”潜以印印其里衣,已预计郊原之莫辨矣。呜呼伤哉!始闻倭信时,各乡民拥入城者几万计,王公将不纳,钱公独挺身任之,而民得以不及于难。王与任公②同入城,万民齐声呼曰:“惟苏州任兵爷救得小民,王兵爷在此,我等无靠。”哭声震天,余所亲见,诚哉莫作乱离人也。识者曰:“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使王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钱公岂遽及此哉!”
钱公名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嘉靖庚戌科进士,中时年二十六,战死时才三十一岁耳。
【注】①兵宪:领兵的长官。②任公:苏州领兵副帅任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予心而颔之颔:点头。
B.不虞侵城之至也虞:忧虑。
C.身罹数刃罹:遭受。
D.乃平日所素植也植:这里指埋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吾尝终日而思矣
B.汝其有知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C.夫公之死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D.以保民为计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钱錞在抗倭斗争中的典型事迹及其死难经过与原因,刻画了一个果敢顽强、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
B.钱錞不顾主将王从古反对,毅然挺身担责,接纳数万乡民入城,使他们免于倭患,体现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
C.作者以倒叙手法开头,引发悬念,选取钱錞的祭文、“识者曰”等材料来组织篇章,使文章详略得当,文势起伏。
D.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抗倭英雄钱錞的钦佩之情,但结尾纯客观地交代其名号、籍贯、履历、年龄等,与此前描写显示的情感不一致。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伤如此,何以俸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①相望。敬则志尚恢博,好学,重节义然诺,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于人。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咸亨中,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故授洹水尉。久之,除右补阙。
初,武后称制,天下颇流言,遂开告密罗织之路,兴大狱,诛将相大臣。至是,已革命,事益宁。敬则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既庶而富,遂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进趋,变诈可陈于攻战。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宽简,润之以淳和。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陆贾、叔孙通事汉祖,当荥阳、成皋间,粮饷穷,智勇困,未尝敢开一说,效一奇,唯进豪猾贪暴之人。及区宇适定,乃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高帝忿然曰:‘吾以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对曰:‘马上得之,可马上治之乎?’帝默然。於是贾著《新语》,通定礼仪。此知变之善也。向若高帝斥二子,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则复道争功,拔剑击柱,晷漏之不保,何十二帝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之蘧庐;礼者,先王之陈迹。祠祝毕,刍狗②捐;淳精流,糟粕弃。仁义尚尔,况其轻乎?”
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以老疾还政事,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像以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出为郑州刺史,遂致仕。侍御史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贬涪州刺史。既明其非罪,改庐州。代还③,无淮南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卒年七十五。
注释①阙:仕宦之家门前所建用以表彰的建筑物。②刍狗:祭祀时用的用草扎成的狗。③代还: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孝义世被旌显被:受到
B.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毁:诽谤
C.故可易之以宽简易:代替
D.祠祝毕,刍狗捐捐:捐献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敬则志向远大,品行高洁。咸亨年间,高宗听说了他的名声,召见他,觉得他很非同一般。
B.武后执政之初为了稳定政权鼓励告密大施酷刑,而在政权稳定之后,朱敬则便提出应当用仁厚平和的政策来润泽百姓。
C.朱敬则认为,李斯为相,严刑峻法,使秦国得以一统天下,但此后秦国没有及时调整国策,最终导致亡国。
D.朱敬则为人正直,与一些有名望的学者一起参与了《三教珠英》的编撰工作,受到世人的称赞。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于人。(3分)
译:
(2)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3分)
译:
(3)仁义尚尔,况其轻乎?(3分)
译:
5、语言运用题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