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11-10 23:32: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启示   招领启事   泄漏   泄露机密
B.直言   仗义执言   发奋   发愤图强
C.遗事   不可一世   必竟   必恭必敬
D.卓异   着意经营   厉害   利害得失



2、阅读题  填空。(6分)
(1)借古讽今.针砭时事常常成为古人写作文章的目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感叹道:“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①?,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讽喻唐敬宗广建宫室的穷奢极侈。苏洵在《六国论》中悲叹道:“悲夫!有如此之势,?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用六国破灭的教训针砭北宋赂辽的现实。
(2)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离骚》中说“?③?,恐美人之迟暮”,《赤壁赋》则说“?④?,望美人兮天一方”。
(3)我国明代杰出的戏剧家?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描写了贫寒书生柳梦梅和太守之女杜丽娘的爱情故事。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以他的名作《?⑥?》奠定了他在荒诞戏剧的地位,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水资源分配问题上,需要注意取用水的优先权安排。水应该优先用于维持生命和满足人民,当然,除了饮用水还要考虑粮食安全问题。
B.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C.在“"新钙中钙"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某些歌手表现出的较低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是20多岁的人的作品。
D.在最活跃的中国经济的长三角,缺电缺煤缺油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可能甚于去年的“非典”,因此,有人提出中国要重返“节约闹革命时代”。?



4、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B.庐山西海风景区围绕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大主题,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推动景区从“观光型”向“休闲型”,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的旅游目的地。
C.书法艺术从表面上看是单纯的形式美,但实际上它却是用简单与灵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D.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频繁交相攻战,人民生灵涂炭,饱受年年战乱之苦。而统治阶级却用自已种种卑劣残忍的行径践踏他们所宣扬的王道乐土。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时他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对于读者说并不熟悉。
B.采用这种方法,人数不宜过多,以四五人到六七人即可。
C.殷代的社会,已达到使用大批奴隶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D.贾宝玉由于生活在祖母的溺爱里,尤其是生活在女性包围的环境里,这里有“高贵”的小姐,也有“卑微”的丫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