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11-10 23:39: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长辈是我们的义务,夫妻之间也需要相互?
(2)自从电磁转换的现象被?以后,
①?抚养?② 扶养?③ 发现?④发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发现、发明: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B用心:古,因为,心思;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D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古今异义词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古今异义词加以分类整理,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牢固掌握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听伺候郁热萧条初出茅庐
B.厮守错湛冗旱袒护轻手摄脚
C.翡翠踉跄藏匿攫住理曲词穷
D.粗陋昏溃余荫淘醉分毫不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聩?陶(A无错、B湛─勘?冗─亢?摄─蹑)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C.庖月更刀族:差的
D.先妣之甚厚抚:对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族:众,一般的,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实词的题目,记忆时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亡”字与“今也则亡”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回(颜回,孔子学生)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D.吞二周二亡诸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回到原文语境中翻译“如今,像颜回好学的人不存在了”,“亡”译成“无,通假,是‘没有’的意思”,A项译为:逃亡,逃跑;B项译为:没,没有;C项译为:失去;D项译为:灭亡,使…灭亡。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