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11-10 23:41: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B.“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的政治理念的引子,其中不仅关系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而且涉及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
C.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
D.2012年11月17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区域规划,是中部崛起的最重要支点。它对整个中部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项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C项语序不当;应为:“改装、试航到正式入列” D项搭配不当,“起着”和“意义”不能搭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______________,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2)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①水渗入了人的灵魂,合成人的血肉之驱,
②水在合成人血肉之驱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③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④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排除A、C;④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排除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造例句,选择合适的对象,写一段话,要求语境相符,字数大致相等,句式基本一致。(4分)
【例】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如果有来生,要做                                                      


参考答案:例句: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跃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本题解析:先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 91ExAM.org想象。在对象上,可选用鸟、鱼、花等;在句式上,可采用“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永恒,没有…。…”的句式结构。前后内容要相吻合。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季天下将乱,诸号为捂绅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愤之。(4分)
译文:
(2)大学士冯溥首过之,公卿毕至,山卧床不具迎送礼(3分)
译文:
(3)子眉,先卒,诗亦附焉。(3分)
译文:


参考答案:(1)明朝末年,国家开始动乱,那些称为大官有学问的人,大多迂腐不值得一提,傅山对这些人感到很气愤。(“明季”1分,“搢绅”1分,“不足道”1分,“愤”1分)
(2)大学士冯溥首先来拜访他,其他公卿也都来探望,傅山躺在床上,不安排(准备)迎接、送行的仪式。(“过”1分,“毕”1分,“具”1分)
(3)他的儿子傅眉,比他先去世,因此他把儿子的诗也附在这本诗集后面。(“子眉”1分,“卒”1分,“焉”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审讯玛丝洛娃的过程中,检察官发表了洋洋洒洒的讲话。他从遗传学的角度认为玛丝洛娃多半生来带着犯罪的胚胎,最后由陪审员写定罪意见。聂赫留朵夫怕被人察觉他与玛丝洛娃的关系,不敢为她辩护。(《复活》)
B.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夫认为聂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卡秋莎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复活》)
C.聂赫留朵夫第二次去探监时,一个看守给他送了一封信,信是一个他曾经帮助过的叫薇拉的女士写给他的,信中请求他把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牢房来,或者至少把她调到医院里做护士。(《复活》)
D.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复活》)

E.“……我决定要求她做我的妻子。”晚上点名的时候,西蒙松告诉聂赫留朵夫他想同玛丝洛娃结婚,聂赫留朵夫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痛苦,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能以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方式来弥补他对玛丝洛娃犯下的罪过了。


参考答案:CE


本题解析:C、信中希望能见他一面,“把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牢房来,或者至少把她调到医院里做护士。”是见面后说的。E、聂赫留朵夫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感到很痛苦,反而觉得高兴,因为玛丝洛娃找到了可靠的保护人。)(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