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11 00:01: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做题)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天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 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敬佩。 D.小说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 E.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2)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两段,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有人说其必不可少,你的观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E (2)九度是一个贫困却不潦倒,屡遭不幸却能以一种热情、坚强、乐观的心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人生的生活强者的形象。坚强、乐观:他人生多舛,上大学时,生活贫困,工作后受牵连下岗,后来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做生意失败,又被人欺骗,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之气,而是坚强面对,勇于承担,并且总是能看到生活中的温暖,热情地对待生活。自尊自立:拒绝接受贫困贷款,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拒绝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在聚会上拿不出钱却不肯白占大家的便宜,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都表现了他的自尊自立。 (3)①与九度形成对比。既写出了“同学们”面对生活,总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缺乏对待生活的热情的错误心态,又衬托了九度贫困却并不潦倒的风度,写出了九度的坚强乐观,使九度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②揭示主旨,深化主题。“同学们”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代表(缩影),在他们的身上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很多人共有的心态,同学们的生活态度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都有顺境逆境,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4)两个观点皆可。 参考示例:认为必不可少。主题角度:小说结尾画龙点睛,使读者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情节安排角度:与前文九度的表现和题目相照应。人物形象塑造角度: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 认为画蛇添足:表达效果角度: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小说会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主题角度:限制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_____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_____,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以上两段文字写祝福的情景,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段描写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揭示出他们的迷信和落后。 B.两段描写描绘了鲁镇人们迎接福神的热烈景象,表达出穷苦人们欲摆脱命运、渴望光明的心情。 C.两段描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现状,说明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都没有变革。 D.两段描写描绘了农村贫富对立的图景,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在第②段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扫而光 飞舞 B.一笔勾销 游荡 C.一下笼罩 缭绕 D.一扫而空 蹒跚 3.《祝福》中“我”的作用是(? ) A.“我”是一个串连故事的线索人物,是作者的化身,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但又具有软弱性,尚未找到真正的出路。 B.“我”就是鲁迅,这样写不仅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而且使小说的人物更加丰富多彩。 C.“我”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虽然不满现实,但这种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革命之才的;他虽同情祥林嫂,但不能帮助她。这个人物与祥林嫂形成鲜明对比。 D.“我”是线索人物,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是一个典型人物,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又无能为力。 4.关于这篇小说结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尾的环境描写再现了鲁镇人们迎接福神的热闹气氛。 B.以祥林嫂之死与神将给鲁镇人带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 C.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揭露了旧社会杀人的本质。 D.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夜 读 肖功勋 ①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大诗人陆放翁先生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趣味,千载之后读之仍觉亲切温馨。苦雨翁的《夜读抄》令今人在夜晚读时有着深切的怀念。在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当我抖落一身的疲惫静静坐在斗室内的台灯下,手捧一本书,独自和书交谈,将自己完全融入那字字行行编织的全新世界中,情感和理智被百分之百地调动起来,思维也展示了充分的自由。此时,只有墙上的挂钟和心在聆听。 ②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 ③夜读,是属于我的幸福。我喜欢昏黄的灯火斜照在书面上泛起的暖意。夜能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夜读能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噪声。此时,手拿一本书,白日烦心的电话以及那些烦人的心事,统统忘掉。翻动书页,会带来哗啦哗啦的响声,阅读的快感在我翻开书页的那一瞬间开始启动,让自己进入一种清纯如水的境界。叶灵凤先生的《读书随笔》中说:“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就像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看到前辈文人也如此沉迷于夜读之中,我仿佛找到了知音。 ④也许是性格与气质使然,我所阅读的基本都是文学书籍,优美的文章使我乐不思蜀,悲戚的文章使我泪如雨下。阅读过程中的种种感悟仿佛夜里渐渐疯长的藤蔓,往往也会在夜读中爆发出一种创作的灵感,让思想和想象张开双翼,任意翱翔。 ⑤我们都是矛盾的动物,既想向别人敞开心扉,又害怕那种被人看透后的尴尬。而书就是一颗颗心的成长史,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也好,都是心的家园。从字里行间我寻找到钥匙,开启貌似有森严壁垒的门,漫游在别人的后花园中,兴致盎然地猜那一个个悬于树上的灯谜。 ⑥夜读也是一种情调。 ⑦在春花香飘、春雨潇潇的晚上,静坐书房,聆听那窗外潺潺的春雨肆意打在花瓣上的声音,清凉沁透心房,手执一册散文,追寻先哲的背影,或感伤,或叹息。在明月星稀的夏夜, 取一卷小说,于静寂中领略人世间的大喜大悲,情感与心交融。在酷暑退尽、有些凉意的秋夜,找来一本俄罗斯的著作,体验着“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不知东方既白也。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在季节的氛围中,享受一种情调,也在夜读的情调中,为自己添加无限的智慧。这种情调真是人生的美好和快乐,是生命的光彩。 ⑧夜里的生活是寂寞的,但对在寂寞的夜里读书的我来说,是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一种特有的轻松。真的,夜读的滋味是那么富有情趣,那么亲切温馨。 小题1:本文以“夜读”为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作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⑦段的内容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认为“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头引用尤袤的话,意在突出作者的“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的主张,同时也为下文引出“夜读”这一话题做了恰当的铺垫。 B.作者引用陆放翁的名句和叶灵凤的《读书随笔》意在突出夜读的趣味。但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儿童的角度突出其趣味的,后者是从成人的角度突出其趣味的。 C.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形象地描写了夜读的种种幸福,这种幸福可以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可以排挤人世间所有的噪声,进入一种清纯如水的境界,找到自己的知音。 D.文章第④段中的“往往也会在夜读中爆发出一种创作的灵感,让思想和想象张开双翼,任意翱翔”一句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夜读的妙处。
| E.作者以“夜读”为线索,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突出了夜读可以带给人富有情趣、亲切温馨的感觉。
参考答案: 小题1:表现了作者酷爱夜读的感情。(1分)①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1分)②夜读是一种境界,是寻求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法(1分);③夜读是一种情调;(1分)④夜读是一种特有的轻松,亲切而温馨。(1分) 小题2: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1分)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用四个“在……”的句式组成排比句,(1分)意在突出无论春夏秋冬,(1分)读书之夜都充满了诗情画意,(1分)形象地说明了夜读是一种情调,是人生的美好和快乐,是生命的光彩。(2分) 小题3:理解:夜能掩盖白日的浮躁,夜读能排挤人世的噪声,夜读能松弛烦躁的神经,在夜里,从书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从书中与自己对话,引起共鸣,产生创作灵感。(言之有理即可)自身体验和看法:略。(理解3分,自身体验和看法3分) 小题4:CE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C.“可以掩盖白日里所有的浮躁”不是谈夜读的幸福,而是夜的作用;E.“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错。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往事(一) ——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冰 心 一 将我短小的生命的树,一节一节的折断了,圆片般堆在童年的草地上。我要一片一片的拾起来看,含泪的看,微笑的看,口里吹着短歌的看。 难为他装点得一节一节,这般丰满而清丽!我有一个朋友,常常说,“来生来生!”——但我却如此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又是满足的了!” 第一个厚的圆片是大海;海的西边,山的东边,我的生命树在那里萌芽生长,吸收着山风海涛。每一根小草,每一粒沙砾,都是我最初的恋慕,最初拥护我的安琪儿。 这圆片里重叠着无数快乐的图画,憨嬉的图画,寂寞的图画,和泛泛无着的图画。 放下罢,不堪回忆! 第二个厚的圆片是绿荫;这一片里许多生命表现的幽花,都是这绿荫烘托出来的。有浓红的,有淡白的,有不可名色的…… 晚晴的绿荫,朝雾的绿荫,繁星下指点着的绿荫,月夜花棚秋千架下的绿荫! 感谢这曲曲屏山,它圈住了我许多思想。 第三个厚的圆片,不是大海,不是绿荫,是什么?我不知道!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七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面屋里母亲唤我,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十四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们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次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至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地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我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渐渐的从我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地将他放在竹榻上。 涵忽然说:“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地守着楫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地寻味——思想。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三十一日 (节选自《冰心散文》,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小题1:“这一片里许多生命表现的幽花”中的“幽花”一词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七”部分可分成三层,请分别写出起止和层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十四”部分开头两次写“我嫌太单调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篇散文体现了冰心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联系全文探究并加以概括。(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幽花”即幽深、幽逸、幽情而难以探寻的花;②用了比喻的修辞,指童年某个时期丰富多彩、不易发现价值而有意义的生活。(意思对即可) 小题2:第一层①—③:回忆红莲往事。第二层④—⑦:荷叶雨中护红莲。第三层⑧—⑨:升华主题,讴歌母爱。(每层2分,起止、层意各1分) 小题3:①欲扬先抑,以“我”的思想单薄来衬托弟弟思想的自由、质朴、丰富与灵动;②引出“我”与弟弟谈海的情节;③彰显主旨,突显“我”对大海的深厚感情、对大海的丰富内涵的独特理解和“我”的人生追求;④说明人的思想的单调,局限了对事物的认识。(每点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应明确“幽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指出其喻体即可。文章“一”部分主要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感悟。 小题2: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大意,需要弄清文段的基本内容。“七”部分围绕“母爱”的主题,采用倒叙的方法,讲述了荷叶为红莲遮蔽大雨保护红莲的事情,并由此感悟到伟大无私的母爱。理清这个事件的过程即可正确划分层次。 小题3: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技巧。关于“海”的话题,“我”嫌单调,常常默然无语,而弟弟们却是由此想象奇异,两者对比鲜明。此外,还应从主题的表现、情感等角度来思考。 小题4:此题考查探究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文章由三个既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组成,紧紧围绕“生命的爱”这一严肃主题。第“一”部分,作者反复强调“今生的趣味”。那么“今生的趣味”是什么呢?文章后面两部分就是答案。第“七”部分在以荷叶遮蔽红莲的具体事件中来表现伟大的母爱,这其实正是生命趣味的重要内容。第“十四”部分则通过兄弟关于“海”的谈论,拓展了文章的主题:亲情的爱犹如大海般博大。从这三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积极乐观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份) 现在甲型H1N1流感正在蔓延,要预防流感,需要增强免疫力。那么,什么是免疫力呢? 我们的身体随时都受到从外界侵入的病原体的威胁,外界的病毒和细菌几乎无孔不入,它们会从各种渠道侵入体内。我们的身体具有对付这种威胁的防御机制,这就是“人体免疫”,人体免疫的能力就是免疫力。专家解释说:“免疫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免疫细胞的能力,还包括体力和精神等方面的因素,它是人体面对病原体的一种‘综合抵抗能力’。”免疫力并不是一个学术用语,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表示。 人体内与生俱来的免疫体系叫“自然免疫”,只要出现入侵者,一概加以排除,这是人体防止异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外界接触的皮肤和粘膜是自然免疫的主战场。第二种防御体系叫“获得性免疫”,它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有针对性地实施打击。第二种防御需要经受敌人的入侵才可能得到加强。 在免疫系统中执行抗敌任务的是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制造出来的,经血管运送到人体的每一个角落。面对病原体入侵,自然免疫先被激活,树突状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行动起来,寻找并消灭异物。当漏网的病原体侵入体内,人体细胞受到感染时,自然免疫已经无法应付,获得性免疫就要出场了。 从自然免疫到获得性免疫,关键是“炎症反应”。人体细胞感染后,树突状细胞和吞噬细胞会赶到附近,释放出炎症物质以召唤其他免疫细胞。人体感染后大约4小时就会出现炎症反应。获得性免疫在人体感染4天后被激活,此后,能制造出针对该病原体的杭体的B细胞和能破坏受感染细胞的T细胞等共同发起攻击,协力排除病原体。T细胞名称中的“T”,来自英语词“Thymus”(胸腺)。胸腺这个重要器官自己不直接对付异物,而是挑选出对异物有强烈反应的T细胞去对付入侵者。胸腺在10岁左右发育至最大,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缩小,到70岁时几乎消失不见。 胸腺缩小造成挑选T细胞的功能衰退,这是年龄增大导致免疫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年龄增大,制造新的免疫细胞的能力也下降,免疫细胞的数量还会逐年减少。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还有干燥和精神压力。干燥会使在自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粘膜功能下降。人随着年龄增大,皮肤水分减少,免疫能力也会降低。精神感到压力,会导致血管收缩、粘膜功能下降、胸腺萎缩以及T细胞活性降低。 对于年龄增大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纠正生活习惯还是可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的趋势,而加强运动会使我们恢复到本来应该具有的那种免疫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平衡饮食,坚持运动,保证睡眠。 小题1:下列对“人体免疫”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人体免疫是指人面对外来侵害的防御机制,它关系着人的健康状况。 B.人体免疫包括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防御体系,其功能各有偏重。 C.人体免疫能力的高低与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能力有密切关系。 D.人体免疫能力是一种综合抵抗能力,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来量化。
|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然免疫与生俱来,它只存在于皮肤和粘膜,异物进人体内后,自然免疫就无能为力了。
B.获得性免疫在人体的基本表现是炎症反应,人体一旦发炎,表明获得性免疫正在发挥作用。
C.胸腺是制造T细胞的重要器官,随着胸腺的缩小,人体免疫力也逐步下降。
D.人体免疫力的自然下降趋势一旦形成,总体上不可逆转,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能延缓其下降速度。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性免疫需经过敌人人侵才能得到加强,因此经常生病的人其免疫力较一般人要强一些。
B.“炎症反应”是身体受到侵害后的应激反应,对保护身体是有益处的,因此身体发炎后不应该吃消炎药。
C.干燥会使在自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粘膜功能下降,因此人在干燥的冬天更容易患感冒。
D.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器官是胸腺,胸腺在10岁左右发育至最大,因此人在10岁时免疫力最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